園博濕地航天園成為園博園進入冬季游客的新寵
“莫道秋歸無覓處,不知轉入園博來。”雖然北京已經進入冬天,然而,北京園博園的秋葉正紅,湖水正綠,百花正艷。距離北京園博會11月18日閉幕還有4天,園博園里,游人如織,人潮涌動。繼銀杏大道、花車巡游、錦繡谷等成為游客青睞的景致以外,園博濕地、園博湖、航天園成為園博園進入冬季游客的新寵。
從三號門進入園博園,漫步在滿眼金黃的銀杏大道,眺望巍峨屹立的永定塔,俯瞰萬花遍地的錦繡谷,近觀載歌載舞的花車巡游。順著銀杏大道來到航天園,隨著我國的嫦娥三號衛(wèi)星將在今年年底前進行首次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消息的發(fā)布,園博園航天園吸引了大批的航天迷。
“聽說嫦娥三號可能下月就會在四川西昌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原先,對航天知識了解不多,今天我就是通過參觀航天園系統(tǒng)了解一下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學生說。航天園里有太空驛站、火星和月球館、航天訓練體驗館何神舟飛船載人模擬體驗區(qū)域等。走入航天園,首先看到的是航天文化廣場,里面展示了我國幾個重要火箭及飛船的模型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您看這個神舟飛船是按照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全尺寸仿真的。反映了我國探月工程現狀以及中國古代對太空探索的歷史,從古道今,我們對太空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
從航天園出來,你可以徜徉在美景如畫的園博濕地,進入秋季后,濕地里的蘆葦葉和道路兩旁的垂柳都變成了金黃。方池聽水、花堰分水、棧橋聞水……濕地公園里,打造了七大景觀,這些景觀的建設,就圍繞著水源凈化工藝流程展開。一圈游覽下來,游客既了解了濕地生態(tài),更豐富了對于水源凈化的知識。方池聽水是進入濕地公園的第一道景觀,緊鄰河堤路,偏濕地北側。建有一處觀景高臺,弧形的頂棚格外搶眼。濕地公園里,有102個小水池。這些池子,分為兩類:上行水池和下行水池,都是水源凈化的環(huán)節(jié)。花堰分水,是為了把來水,均勻地分配到濕地當中不同的單元中去,所以又叫布水池。在濕地公園當中,修建了長達2.1公里的木質棧橋,通過這些景觀游道,游客可以進入到濕地當中,觀水賞畫看魚。這一景觀,稱作“棧橋聞水”。濕地里,種植了30多種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有蘆葦、千屈菜、水蔥、荷花等,浮水植物有浮萍、睡蓮、水葫蘆等。
與園博濕地一路之隔的就是碧波蕩漾、波光粼粼的園博湖,河堤路上垂柳依依,湖畔的波斯菊依然開放,湖邊的菖蒲搖曳,湖心有幾只不知名的水鳥悠閑地浮在水面嬉戲。突然,在湖心小島附近,幾只雪白的鴨子映入眼簾,“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好一副美麗的畫面。這是園博湖蓄水后,不知是誰放養(yǎng)在園博湖的小鴨子,剛開始還沒有拳頭大,現在已經長成了體形健壯羽翼已豐的大鴨子了。它們是園博湖白鷺的朋友,野鴨的近親,曾經是大黃鴨的鄰居。它們中間有一只花鴨子六只白鴨子,時而排著整齊的隊形,時而分散前進,成為園博湖一道亮麗的風景。
北京園博會為期半年,吸引了無數世界各地游客的參觀游覽,不僅展示了美麗風景,也傳播了園林文化,拓展了城市建設和發(fā)展理念。園博會掀起了上豐臺,看園博,上北京,游園博的熱潮;形成了“精彩園博 美不勝收”的輿論熱點;打造了“璀璨園博,美不勝收”,園博成為京城百姓夜間休閑的好去處和秋季園博進入最佳觀賞季等百姓關注的焦點。北京市假日辦綜合數據顯示,北京園博園已經成為北京假日游覽的新熱點。
相關鏈接:北京旅游
——園博濕地航天園成為園博園進入冬季游客的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