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大連服博會歐洲服裝品牌集中亮相
來自歐洲的時尚,將成為2013大連服博會現場的一個重要樂章。記者從大連東北亞國際品牌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獲悉,作為今年服博會的承辦方之一,該企業引進的眾多歐洲服裝服飾品牌將在展會上集中亮相,并通過展會平臺,推動企業打造國際品牌的“集散”交易平臺,進一步展現服博會“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平臺”的功能。
秀:歐洲品牌參展至少翻倍
東北亞國際品牌商品交易中心副總裁付早霞介紹,品牌產業化項目是該企業當前的核心項目,通過“三位一體”的經營模式,打造品牌經濟產業鏈。“三位一體”包括交易中心與連鎖網絡平臺、總部大廈、產業園區三個模塊。其中“東北亞·堡蘭國際”時裝城以類似旗艦店的模式,發揮展示、展銷、宣傳的作用;總部大廈將為進駐到中國的國際服裝服飾品牌提供一個生產、研發和辦公的場所;產業園區將包括“奧特萊斯”、面料批發交易中心、相關生產企業等。
付早霞表示,該企業的目標是通過這三個模塊,逐步形成國際服裝服飾品牌引進、代理、托管、批發貿易、研發生產一體化的格局,打造輻射東北亞乃至整個國際市場的國際品牌服裝服飾集散交易平臺。
該企業將在今年服博會現場“集散”來自歐洲的時尚。去年,通過服博會平臺,該企業不僅進行了展示和宣傳,還與部分代理商建立了溝通和聯絡。今年,企業展出面積達到2600平方米,參展歐洲品牌數量至少比去年翻倍,還有4個歐洲品牌的服裝走秀活動。
集:歐洲品牌看好中國市場潛質
一個“稱職”的專業服裝買手,不僅需要有對于市場前沿時尚概念的認知,還要有對于原材料、生產、消費者需求、渠道等各個環節的了解,因此建立有合格選購能力的專業買手團隊是一個系統工程。目前,東北亞國際品牌商品交易中心已建立起自己的買手團隊,“東北亞·堡蘭國際”首期引進了近百個國際品牌,全部來自歐洲,其中包括意大利品牌40個、法國品牌17個、德國品牌15個,很多將在服博會上亮相。
近幾年來,歐洲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很多歐洲服裝服飾品牌想要進入中國市場,而國內市場恰好又有需求,這正是東北亞國際品牌商品交易中心推動該項目的一個重要考慮點。
付早霞介紹,歐洲有許多很好的小型作坊式服裝服飾企業,多年來積累下來了優良的工藝,但是目前很多因沒有訂單而陷入經營困境。在這種背景下,該企業在選擇品牌商的過程中,感到游刃有余。商談過程中,也有許多歐洲品牌商、服裝協會對建立這種合作表示歡迎,同時很多歐洲企業意識到,中國消費市場有巨大的發展潛質,中國消費者也與時俱進,有的則直接表示“中國,未來”。
散:向國內市場引入歐洲理念與風格
建立國際服裝服飾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平臺,是東北亞國際品牌商品交易中心的第一步“集”,隨后還要讓國際品牌從這個平臺上“散”出去。付早霞認為,這種“集散平臺”的模式,對中國服裝消費市場來說是一次探索和創新。目前,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歐洲服裝品牌有自己的設計理念與風格,這些品牌在國內市場會具有競爭力。在今年服博平臺上,該企業將全方位展示歐洲時尚理念。
付早霞介紹,從品牌選擇上,該企業主要引進歐洲二、三線品牌。目前,消費者熟知的歐洲服裝服飾品牌大部分是非常知名的奢侈品品牌,實際上歐洲除了一線的奢侈品品牌外,還有很多二、三線品牌在歐洲流行多年,并得到市場的認可。該企業在選擇品牌時會從許多細節角度去考慮,包括品牌在當地的知名度、設計風格、經營管理情況等。同時,該企業直接到廠家去采購,考察加工廠的管理與規模,直接與歐洲廠家面對面。大連旅游
——2013大連服博會歐洲服裝品牌集中亮相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