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態育苗"項目在長海縣取得成功
一項被稱作“自然生態育苗”的項目經過9年的研發實驗在長海縣取得成功。據介紹,這種在自然海域中進行育苗的項目,可有效解決苗種質量退化、病害頻繁、產量低下等困擾長海縣海水增養殖業多年的問題。部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隨著海水增養殖產業的發展和海洋環境的變化,海水育苗越來越傾向于培養自然狀態下生長的苗種,正是因為其抗病性強、成活率高,自然育苗技術將在長海縣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自然生態育苗項目是由大連北方海洋生物發展有限公司研究成功的,其主要形式是將從日本引進的蝦夷扇貝種貝、長海本地野生海參苗投入到網箱,置入海域自然育苗。由于該技術規避了育苗室育苗過程中投放藥物的環節,培養其自身抗病能力,在育苗環節便經受環境洗禮磨練,并獲得較高的成活率。
據統計,經自然育苗的蝦夷扇貝成活率可達80%以上,海參育苗成活率也高于其他方式,達到適應性強、存活率高、生長速度快的預期效果。據大連北方海洋生物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在長海縣已有專門從事自然生態育苗的網箱6萬立方水體,浮筏3000臺,已經開始進行大規模育苗生產。有專家稱:自然海區生態育苗技術大大縮短了在良種培育和科學養殖上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對于優化長海縣海水增養殖業的海珍品養殖品種具有重要意義。
_"自然生態育苗"項目在長海縣取得成功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