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口濕地,曾經的鳥兒天堂還能多久?
皮口濕地是黃海濕地群中典型的淺海灘涂濕地,代表生物是大型鷸類涉禽,每年四五月份,當地經常出現上千只大杓鷸振翅飛翔的壯觀景象。不僅如此,當地居民介紹,大約10年前,皮口濕地還時常出現天鵝群,而現在,它們早已芳蹤難覓了。4月中旬,記者與護鳥志愿者們一起,探訪了這處珍貴濕地。
千只野鳥,淺灘嬉戲,“這里就是皮口濕地的老灘,漲潮時,是一片汪洋大海;退潮時,就是幾公里的淺海灘涂濕地,也是鳥類天堂。”在途中,護鳥志愿者們突然指著車窗外一片潮間帶,興奮地說。 汽車隨后停在皮口老灘旁,皮口濕地展現在記者眼前:那是方圓幾公里的一片淺灘,退去的潮水溫順地舔吻著海岸線。在大片濕地上,各種野生鳥類成群結隊,有的在濕地上覓食,有的在淺水上嬉戲翻飛。“快看,遠處那片‘黑點’應該是一群大杓鷸。”大連市野保協會副秘書長谷國強說。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記者看到大約幾百只大杓鷸正在遠處淺灘上覓食。
沿著皮口老灘岸線一路走去,護鳥志愿者們分別發現了成群的翹鼻麻鴨、蒼鷺、環頸鷸等,初步估算,所見到的各類野鳥總數有上千只。“一年到頭,這塊濕地都不寂寞,它會在不同季節迎來不同的客人,有大型鷸類涉禽、翹鼻麻鴨、斑嘴鴨、綠頭鴨等40多種野鳥會先后光臨該濕地。以前這里還是著名的‘天鵝湖’,最多時曾出現過上千只天鵝,但現在,那就像一場美麗的夢了。”谷國強介紹,這片淺海灘涂濕地中各類生物很多,有水草海藻、小螃蟹以及蚌類等,給鳥類提供了豐富食物。
“以前,野生鳥類都在海灘近處棲息覓食,也不怕人,你哄它們都不飛,但最近幾年,濕地破壞較為嚴重,鳥兒們都躲到遠處了,不愿靠近岸線。”當地人張德全有些傷感地說。遭受破壞,皮口濕地縮減2公里,離開皮口老灘,記者一行又來到皮口濕地的另外一處——當地人所說的“崗子河”入海口。這里是淡水與海水交匯處,濕地開闊,水中蘆葦浮蕩,上百只螺紋鴨和紅頭潛鴨在此處覓食。“護鳥志愿者在這里拍攝過許多和諧自然的精彩畫面,比如,一群紅頭潛鴨突然從葦叢中飛起,有的紅頭潛鴨翅膀拍打著水面,水面漣漪蕩開,羽毛上水珠漾起;還有的志愿者拍攝到野鳥捕食,銜著活魚鉆出水面的精彩瞬間。”谷國強說,最初來濕地,護鳥志愿者們都會流連忘返,但后來大家心情漸漸矛盾起來,有些不忍心踏入和打擾這片生態和諧的寧靜天地。
“你想來,卻又覺得不應該闖進來,如果誰都不來打擾它們,傷害它們,就讓濕地和野生鳥類一直如此寧靜和諧的相處相存該有多好。”谷國強由衷地說。然而,現實的情況并不樂觀。護鳥志愿者們介紹,這些年來,人類的足跡一路向前,而濕地卻被逼著步步后退,野生鳥類的天堂也在不斷萎縮。“在這四五年之間,由于填海等原因,導致皮口濕地縮減了大約方圓2公里,面積只剩下一半左右。而即使現在,忙著填海造地的挖掘機和太脫拉也不曾停歇過。”當地居民嘆息地說,濕地繼續在被吞噬,他們擔心將來可能再也看不到野鳥競飛,鷸蚌相爭的和諧生態景象了。
濕地現狀堪憂,鳥兒失去家園,據大連護鳥隊隊長王新介紹,目前,大連尚存14塊大規模濕地,但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壞,沒有一塊是完整未被破壞的。存留相對完整的,只有瓦房店市的三臺濕地,也就是復州河入海口濕地,其生態體系還較為健全。
不過,最近幾年,三臺濕地的生態環境也在變化,珍稀鳥類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以前,那里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灰鶴越冬地,每年前來越冬的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灰鶴基本保持在300只~600只之間,此外,還有一定數量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東方白鸛和白頭鶴、黑鸛等。但根據市野保協會監測的數據看,近年來,隨著濕地面積萎縮,上述珍惜鳥類的數量正在減少。
“此外,像離市區最近的泉水濕地已被填埋破壞的面積現在超過了一半,在未被嚴重破壞時,該濕地每年野生鳥類的數量超過7000只,而去年的統計數據是5000只,今年預計不會超過3000只。”谷國強痛惜地說,有的濕地已經被徹底破壞消亡了,許多野生鳥類因此失去了家園。
_皮口濕地,曾經的鳥兒天堂還能多久?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