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冬"季節海洋島上無閑人
眼下在大陸農村,農民們開始進入漫長的“貓冬”季節,可在黃海深處的長海縣海洋島上,卻很難找到幾個閑人。都這個時節了,島上人還在忙乎什么呢?原來,現在正是海島冬季生產最繁忙的時候,許多人靠打零工就會獲得不菲的收入。難怪鄉里原計劃近期搞的一臺晚會,因為找不到群眾演員,只好往后推遲了。
這些日子,家住海洋島西幫村的歐陽曉波電話響個不停,全是島上養殖戶找她聯系臨時工的。雖沒有正式工作,但靠著誠信的態度和良好的人緣,歐陽曉波早已是海島上頗有名氣的民間職業介紹人。她告訴記者,由于今年海洋島扇貝苗種養殖收成特別好,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格外大,因此從事養殖生產的臨時工身價不斷上漲——目前每天雇用一個出海臨時工的價格已經由去年初的100多元,迅速上漲到300元左右,最高的已達到350元。
鹽場村家庭婦女崔麗紅現在每天都要隨船出海打工。這位40歲出頭的漁家女,既吃苦耐勞,又手腳麻利,無論是出海分苗、駕船搖櫓,還是拔筏掛吊、分苗縫籠,可以說樣樣精通。在養殖生產忙季,像她這樣的熟練工,在島上找個臨時工作,真是易如反掌。“今年養殖行情好,我從春節過后打零工,陸陸續續的基本上就沒停過,而且老板給的工錢也高。像我這樣在船上干活的,一天可拿到300多塊,算下來咱一個月就是‘萬元戶’啦!”崔麗紅高興地說。
近年來,海洋鄉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海域資源優勢,著力打造深海開發養殖示范地和優質苗種暫養集散地。熟悉這個行當的人都知道,海上苗種養殖一年里只忙活半來年,平時工作量不大,因此養殖老板招收的工人不多。到秋冬生產忙季,就需要大量的養殖臨時工,主要以島內中青年家庭婦女為主。這些海島婦女基本以村屯為單位組合成小團體——大的有20多人,小的也有五六個人,并且各自都有人負責與雇主聯系活計。大多數臨時工幾個月就能掙到2萬多元,技術好的最多可賺到4萬多元,甚至比一個正式養殖工人干一整年的收入還高。連村里上了歲數的老太太,一邊做家務,一邊抽空在自家院子里縫縫養殖吊籠,一天也能掙個四五十塊錢。甄淑琴老人告訴記者:“現在島上看不到閑人根本不奇怪。這么好的形勢,大家都忙著掙錢致富,誰還有閑工夫打麻將、玩撲克,說東家長西家短的? ”
據了解,在海島人忙著打工掙錢的同時,許多外地人也慕名而來,專程趕到海洋島上打零工。由于對這些異地臨時工,老板還管吃管住,掙下的錢基本上都能拿回去,所以對他們特別有吸引力。目前,戶籍人口僅僅5000多人的海洋島上,外來勞務人員就有2000多人。(戰慶國 王媛)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