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大地,萬物萌生機。我們迎來了第31個植樹節,也迎來了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起步之年。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城市植被的好壞是決定其有無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標志。建設森林城市,是以人為本,改善市民宜居環境的重要內容,更是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廣大人民的積極參與下,我市林業生態建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城市綠化水平大幅提高,農村植樹造林步伐加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森林資源管護進一步強化,林業產業快速發展,市民生態文明觀念不斷增強。截至2008年末,全市林木綠化率達到42.99%,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4%,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1.6平方米。經過多年的林業生態建設,我市的森林總量顯著增加,森林布局漸趨合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等指標已達到或接近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具備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基礎條件。為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態建設,創造良好人居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綜合競爭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市委、市政府今年做出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重大決策,力爭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大干四年,使我市城鄉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內外一流水平,讓大連成為“燕穿柳絲遍地花,云濤海浪不知夏,東籬群芳紅葉舞,雪壓青松美如畫”的森林城市。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重在全民參與。而全民參與的最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因此,在新的一年里,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大義務植樹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廣大市民植綠、興綠、愛綠的生態文明意識,提高市民對創建森林城市活動的知曉率、參與率、支持率,增強全社會關心生態的憂患意識、改善生態的責任意識、保護生態的法律意識。要進一步創新義務植樹的工作機制,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實施,對全市植樹造林進行全面規劃,能栽樹的地方都要栽上樹,對難以栽樹但應栽樹的地方要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千方百計栽上樹。不僅要保證栽,還要保證活,更要保證成林。要進一步豐富義務植樹的內涵,將義務植樹與開展公益活動、紀念活動結合起來,大力營造“三八林”、 “友誼林”等各種紀念林;將義務植樹與提高城市品位結合起來,提高綠化的檔次和水平,努力改善城鄉環境;將植樹造林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引導農民發展林業經濟,栽植“致富樹”、建設“致富園”。要進一步完善義務植樹的長效機制,廣泛開展認養古樹、名木等活動,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主動參與森林管護,著力提高生態建設與保護成效。
大地回春,萬木吐綠。當前,適逢造林綠化的大好時節,全市人民要迅速行動起來,再掀造林綠化新高潮,為早日實現國家森林城市目標而貢獻力量!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