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話劇團將首次進京進行商業演出
11月27日至12月8日,大連話劇團排演的《雷雨》將在北京大隱劇院演出10場——這是多年來,大連話劇團第一次進京進行商業演出,而以“面向白領打造高端文化體驗平臺”為宗旨的大隱劇院更是第一次引進外省市劇團演出。大連話劇團團長初蓮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次全新的嘗試為大連專業院團更好地走向市場開辟了道路。
為紀念戲劇大師曹禺先生誕辰百年,大連話劇團第五次復排《雷雨》。該劇自今年5月首演至今,已在連舉行4輪共16場公演,每場演出的上座率都在90%以上,觀眾反響甚好。這部現代激情版的《雷雨》與以往國內曾亮相的版本完全不同,從劇情到背景都做了很多創新。首先是“序幕”和“尾聲”的增設,讓觀眾更好地融入全劇的情緒中;故事情節更加緊湊,臺詞表達節奏更快,語速比傳統表演快了兩倍;舞臺布景、服裝等都一改灰舊沉悶的感覺,在尊重經典的基礎上賦予了更多現代氣息。
《雷雨》在連演出大獲成功后,大連話劇團便試圖走出去。從8月份起,大連話劇團便積極與北京有關演出方進行溝通,并得到了大隱劇院的青睞。大隱劇院被譽為第三代社交文化中心,藏踞于CBD世貿天階。劇院建筑面積達5000余平方米,總體規劃成“劇場+俱樂部”模式,堪稱CBD設備最齊全、環境最舒適、交通最便利的話劇演出劇場,更特別的是,這里是國內罕見的可用“自然聲”表演的戲劇場。大隱劇院始終堅持藝術的純粹性,成為很多話劇名人名作的演出之地。此次《雷雨》在此演出10場,大連話劇團將接受北京觀眾的考驗。初蓮在接受采訪時,既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也表露出壓力所帶來的忐忑。她說:“大連本地話劇能進入北京進行演出,這對大連話劇團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與挑戰。所謂機會,這次演出對全團演員是一次鍛煉,同時也是挑戰,雖然《雷雨》在大連好評如潮,但北京觀眾還是很挑剔的。不過,無論好與壞,走出第一步,對于大連話劇團今后的發展都是一次有益的嘗試。”記者采訪了解到,為了達到更好的演出效果,《雷雨》劇組已經進入了緊張的排練階段。根據大隱劇院的設置,舞臺布景、燈光、道具等都做了最新調試,演員表演細節也更加精益求精。
原本11月、12月是大連話劇團演出的淡季,可今年的11月、12月卻成了旺季。在結束進京演出后,《雷雨》將作為萬科話劇節的劇目之一,于12月12日再次與大連觀眾見面;大連話劇團與大連藝隆演出公司聯合打造的《梁山伯和他的祝英臺和她的馬文才》(下部)也進入了排練階段。初蓮表示,劇團目前正在籌備更多新劇目的排演,希望借助話劇熱的契機,將大連話劇打造成為品牌。
——大連話劇團將首次進京進行商業演出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