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民間藝術精品展在現(xiàn)代博物館開幕
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lián)主辦,大連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大連現(xiàn)代博物館承辦的“金秋頌和諧·贊歌獻祖國” 大連民間藝術精品展在現(xiàn)代博物館開幕。大連民間藝術精品展共展出了大連市民間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民間藝術精品300余件,涵蓋剪紙、布貼畫、面塑、泥塑、核雕、微雕刻字、蘆葦畫、麥秸畫、草葉畫、葫蘆藝術、民俗畫、玻璃反畫、沙畫、豆畫、銅藝浮雕畫、刺繡、布藝、手編藝術、木屋藝術、手繪藝術、木雕、蛋雕、根雕、奇石等近30種民間藝術門類。
大連民間藝術精品展是民族的根、藝術的源,民間手工技藝更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文化瑰寶。在展覽現(xiàn)場,藝術家們的作品展示和現(xiàn)場表演吸引了眾多市民。民間藝術家韓月琴的小桌前圍滿了人,這位剪紙藝人手中的剪刀三轉兩轉,一個個形態(tài)可掬的福娃就出來了。韓月琴說,最近一兩年自己很大的精力都放在剪紙普及教育上了,“在莊河以及大連市一共辦了五期中小學美術老師培訓班,最多的班有300多人,這些老師再到各個學校去教學生,如此一來剪紙的普及面就更廣了!”不僅培訓老師,普通市民也成了韓月琴義務授藝的對象,沙河口區(qū)星海灣街道星北社區(qū)的梁秀蓮說,自己是韓月琴老師在社區(qū)里的“學生”,“韓老師不僅技藝高,而且品德好,我之前一點剪紙基礎都沒有,學了一年多,我已經能完成很多剪紙作品了!”今年,《韓月琴吉祥剪紙》畫冊剛剛出版,韓月琴更高興地說:“目前我正忙著為省文化廳非遺保護中心創(chuàng)作四幅作品,東北大秧歌、皮影戲、二人轉、跑驢等民俗傳統(tǒng)都將在我們的作品中展現(xiàn)出來!
除了老藝人,青年民間藝人的成長也令人歡喜。青年面塑藝術家劉吉程的紅樓夢人物作品令人嘆為觀止,不僅技法精湛細膩,而且將現(xiàn)代美學元素融入到傳統(tǒng)面塑藝術中,使得作品更加生動傳神、飄逸。一件貴妃醉酒的面塑作品,不僅有十余種顏色,貴妃兩鬢垂下的珠簾,竟然能輕輕抖動。劉吉程揭了秘:“這是我用一根根蠶絲把面珠子串起來做成的。”怎么能把蠶絲穿進去呢?劉吉程笑笑:“這就是秘訣啦!彼f,如果說自己的作品能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點,那就是“我更注重表現(xiàn)人物的神態(tài)和意境,這比單純表現(xiàn)技法更有難度!
大連民間藝術精品展現(xiàn)場不僅吸引了喜愛民間藝術的市民,還吸引了很多來自大連外國語學院的留學生。日本留學生盧代林和同學們一起在布藝藝人王格麗的小桌子前縫起了小荷包,“這個太難了,我縫的,不像了。”引得周圍同學哈哈大笑,王格麗卻對他們很是稱贊:“這幾個留學生很用心,看得出他們對中國的民間藝術很感興趣!奔艏、刺繡、中國結制作,現(xiàn)場民間技藝傳授頗為熱鬧。
——大連民間藝術精品展在現(xiàn)代博物館開幕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