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經歷了一百零九天的幸福期盼、艱難守候和驚心動魄的搶救之后,三位小北極熊飼養員“媽媽”懷抱著胖乎乎、毛絨絨的小北極熊兄妹倆走出封閉了三個多月的育幼室,這兩個早產,天生體弱又遭遇親生母親遺棄的小家伙終于闖過重重生命考驗,健健康康地出現新聞媒體的鏡頭前。兩只龍鳳雙胞胎小北極熊同時成活,這在北極熊家族史上罕見,更創造了中國極地動物繁育史上又一奇跡。與它們早夕相伴,一刻不曾離開的三位飼養員面“媽媽”此時喜極而泣。
自然界中種群數量日益減小的北極熊家族
自然界中的北極熊是北極代表性動物,更是那個冰雪世界的主宰。它憑借近千斤的體重和結實的身軀,不僅力大無比,而且還是短跑健將,最高時速可達60公里。游泳技藝也不賴,一口氣可以暢游四五十公里。也許是北極熊家族本身太強大了,大自然本著公平的原則使得北極熊繁殖及成活率非常低。一只母熊一次只產1—2只幼仔,在接下來的兩年里幼仔需要一直跟隨母親學習生存本領。這期間母熊不再交配,而是專心賦予小熊,使得北極熊繁育周期加長。另外,在小北極熊成長中來自饑餓、寒冷、敵人、疾病的任何一個威脅,都可能導致小北極熊的夭折。因此,自然界中小北極熊存活下來的概率很低。因為野外食物數量有限,母親會選擇其中一只較強壯的集中供給,另一只就只能聽天由命了,因此最終存活下來的小北極熊往往只有一只。
正因為自然界中的北極熊繁殖能力低,整體數量在日益減少,所以這兩個小家伙的降臨就顯得格外珍貴。
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完備的技術設備,再創中國極地動物繁育史上奇跡
大連老虎灘極地館成立于2002年,是國內第一家集中展示大型極地、海洋動物的場館。從成立之初,就在致力于極地、海洋環境保護及動物繁殖方面的研究。在國家海洋局支持與關懷下、在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技術資料的指導下,曾先后繁殖中國第一只極地哺乳動物海獺、中國第一只大型極地動物北極熊、中國第一只南極皇帝企鵝等多種類極地、海洋動物,推動中國極地、海洋動物的飼育技術邁進國際領先舞臺。
誕下這對龍鳳胎的北極熊夫婦均來自芬蘭,作為中國與芬蘭民間友誼的使者,由芬蘭國家公園贈送,2001年搭乘專機搬遷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極地館。2008年這對夫婦成功誕下中國第一只小北極熊淘淘,隨后由于這對北極熊夫婦缺少野外生活的經驗,驚慌棄養。老虎灘極地館采用人工育幼的方式將北極熊淘淘飼育成活。目前淘淘已經成年,身體健康。
在2008年成功繁育中國第一只小北極熊后,大連老虎灘極地館總結技術與經驗,成立了由極地動物專家、動物醫療骨干、北極熊專職飼養員組成的集日常養護、繁殖、醫療為一體的完整技術團隊,在北極熊的飼育方面加大投入力量。同時,改造籠舍環境,模仿自然狀態,創造與北極相同的溫度、濕度、光照環境,讓北極熊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下自然的生長。很快就從這個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傳來好消息,2010年母熊再次成功受孕,預產日期在2011年的2、3月間。興奮之余,大連老虎灘極地館不惜重金從國內外購進動物專用幼體保育箱、空氣消毒設備、餐具消毒器械、氧氣機、奶粉及各種藥品和器械。另外,在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的協助下,收集、整理了大量自然界北極熊生活資料,做足充分準備,一旦母熊再次棄養幼仔,將再次采取人工飼育的方式保證小北極熊的成活。
早產雙胞胎小北極熊,出生即遭遺棄
一百零九天里的24小時分秒守候
小北極熊出生后一百零九天的日日夜夜里,大連老虎灘極地館努力為小北極熊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健康的飼育環境。為避免小熊交叉感染,對育幼室從用品到人員,實行全封閉式管理,物品專項專用,喂食消毒層層把關。定期檢測飼育室空氣菌群數量,做好安全免疫工作。人員方面,除飼養員和專職獸醫外,閑人不得進入。育幼室內設全方位監控器,以便老虎灘極地館動物專家通過電腦遠程監控,第一時間掌握小熊的信息,制定相應的飼育計劃。同時,自創中醫按摩方法,幫助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健全的小熊消化吸收,加速血液循環。
另外,為避免小熊不受外界各種環境變化的影響,三位專職飼養員“媽媽”暫別親人,走進24小時對外全封閉的育幼房。就連中國人傳統的除夕團圓夜也是陪著小熊兄妹倆在育幼室度過的。最累的時候平均每天每人只睡兩個小時。小熊早產,嘴力小,不會允吸,媽媽們就捏著奶嘴,一滴一滴的擠。進餐后中醫式的揉背,按摩必不可少。每一餐從準備奶粉到配置、喂食、稱重,排便、中醫按摩、餐具消毒,七關下來,估計下一餐的時間又到了。三位飼養員中年紀最輕的小史姑娘為了不耽誤照顧小熊,主動推遲了婚期,人也因為過度勞累廋了十多斤。年長些的李萍阿姨,沒時間幫唯一女兒置辦一樣嫁妝,僅在婚禮上從匆匆露了一面又趕回了育幼室,這成了她今生最大的遺憾。
盡管老虎灘極地館為這對兒早產小北極熊做了全面的安全準備,但因小北極熊早產,身體虛弱,還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驗。據其中一位飼養員媽媽李黎班長介紹,小北極熊出生后不久,因為對母體外環境的不適應,兄妹倆陸續出現異常狀況。,兩只小熊開始用頭在箱子里東撞西撞,不停的嚎叫。很快妹妹突然出現昏迷狀態,體溫一度下降到35度,身體逐漸僵硬。負責值班的醫療小組迅速投入搶救,上呼吸機,肌肉注射,隨時監控血壓和體溫的變化。當獸醫再次為小家伙輸液時,血開始從針管里倒流出來,說明血壓已經很低,藥液輸不進去,幾乎失去了搶救意義,是三位媽媽沒有放棄,將小熊放進懷里,貼在身上,用體溫為小熊保暖,慢慢將小熊救了回來。至今想起那驚險一幕,三位飼養員媽媽仍淚流不止。
闖過重重險關,龍鳳胎小北極熊與媒體見面
在老虎灘極地館慶祝中國首例小北極熊育幼成功的新聞媒體見面會上,記者見到了兩只可愛的小北極熊。如今哥哥體重15.9公斤,身長101厘米,妹妹體重15.2公斤,身長85厘米,奶白色的絨毛包裹著兩個圓溜溜、肉滾滾的的小家伙,很是可愛。哥哥長得像媽媽,臉型略圓,鼻頭偏灰色,性格也有些憨厚,妹妹則長得像爸爸,臉型略長,眼睛黑得像珍珠,格外有神,兩眼看著你時仿佛會說話。性格嗎就更活潑也更潑辣些。三個月大的兩個小家伙已經學會了走路,兄妹倆經常滾打在一起,張大了嘴又撕又咬。安靜時喜歡撒嬌的允吸媽媽的手指,發出呼嚕呼嚕、吧嗒吧嗒的聲音。隨著小北極熊一天天長大,室內空間變得越來越狹小,育幼室外的露天平臺將成為它們接觸外面精彩世界的第一個樂園。
據大連老虎灘極地館方面的動物專家介紹,日前他們已對兩只小北極熊身體狀況進行細致檢查和評估,體重增長正常,狀態趨于平穩,視為幼體成活。
兩只小熊如今生龍活虎,健健康康,飼養員身上的擔子也可以暫時放下,輪流回家了。在見面會現場,老虎灘極地館總經理鄭芳女士代表全體員工向三位可親可敬的飼養員“媽媽”獻上美麗的花環,感謝她們109天來的艱辛付出。
換食,考驗北極熊雙胞胎兄妹的兇險又一關
一百零九天里,堅強的小兄妹倆在大連老虎灘極地館的精心呵護下闖過重重生死關口,健康的活下來。但生命對它們的考驗還在繼續。目前小北極熊就要由液體食物過渡到固體食物,也是就是動物專家們所說的“換食”。無論從口感還是胃腸道的消化吸收、體外排泄,小北極熊都需要一個全新的適應過程,而這一過程充滿兇險。國外動物園、海洋館有過原本活潑健康的小北極熊在換食過程中死亡的先例,不知道這兩只小熊能否順利闖過這一最后一關。讓我們一同為兩只小北極熊祝福,希望它們能健康成長。
北極熊是大連老虎灘極地館多年來最主要研究的目標物種之一。此次中國境內首例龍鳳胎北極熊育幼成活,為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在人工狀態下致力于探究北極熊配種難、受孕難、幼仔成活難等技術難題,積累了大量而豐富的的實踐經驗,并且這些經驗的積累與研究對指導自然狀態下北極熊熊物種的生存環境保護、幼體繁殖等,具有著重要的參考及指導意義。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