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游火爆,其實也是對海島旅游承載力的考驗
盡管今夏受天氣影響,有約1/3的時間不適宜客船出海,但海島游熱度不減,僅以長?h為例,漁家旅店的平均入住率已高達90%以上。
昨日從長?h旅游局了解到,今年前7個月,上島游客就達6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過4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3%和39%以上,增幅創歷史新高。如果算上因天氣導致的停航天數,海島游的增長率將更加明顯。為什么海島游今年會“井噴”呢?這種“井噴”說明了什么?
努力:并非一日之功
海島游火爆,并不僅僅是短時間努力的結果,這與長海縣近年來產業轉型的發展思路密不可分。
從2005年至今,長海地區連續舉辦了七屆“漁家風情旅游節”,國際釣魚節、馬祖文化旅游節、漁家風情節等節慶活動,擴大海島旅游的知名度。
哈仙村每年還給予本島漁家旅店最高500元資金補貼,用于網絡宣傳。漁家旅店星級評定、服務人員培訓及外出考察學習、旅游設施安全檢查、衛生及環境美化建設的不斷加強……使游客對海島旅游越來越滿意。
物美價廉是海島游最吸引人的亮點。據悉,入住海島漁家旅店每人每天只需160元費用,包括住宿一晚,以及一日三餐。經過幾年的配套完善,海島漁家旅店自身條件也有了很大提高,環境衛生令人信賴。海源度假村老板于衛告訴記者,縣里還為他們這些漁家旅店“評星”,等級高的旅店不僅信譽好,容易吸引游客,還能從相關部門領取財政補貼,所以他們都在改善自身硬件上下足了功夫。
反思:對海島承載能力是一種考驗
交通瓶頸已露端倪。入夏以來,長?h日航班達80余艘次,相當于平日的三倍之多,但進島船票一票難求,部分游客仍然無法登島。據統計,目前,長海縣5個鄉鎮、10個海島上,共有大大小小的漁家樂、度假村、旅店、星級酒店400多家,每日最高接待能力1萬多人。而在旅游旺季,希望到海島旅游的人遠遠超過這個數量。
海島旅游內容仍相對單一。來自本溪的游客王先生表示:“洗洗海澡,吃點海鮮,在海島呆個一兩天也就差不多了,沒有其他好玩的。”與大陸相比,海島的自然環境、飲食獨具風味,但如果沒有更豐富的文化內容及娛樂形式,海島很難留住旅客,就更談不上在海島進行進一步旅游消費了。
——海島游火爆,其實也是對海島旅游承載力的考驗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