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將改造50條步道為市民健身
作為全國知名的“足球城”和“田徑之鄉”,多年以來,大連的體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最近幾年,隨著全民健身運動在全國范圍內的廣泛開展,大連在這方面自然不會甘于人后。日前,大連市體育局相關領導在局長張運東的帶領下,來到中山公園與正在晨練的市民熱情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
近幾年,勞動公園和星海廣場的一些體育場館都拆了,特別是很多市民打小就經常去的大連市人民體育場也拆了,在客觀上造成公共體育設施減少的現實。因此,很多市民都非常關心市里有什么辦法來解決這一窘境,讓他們有更多的可以鍛煉身體的地方。
在解答這一問題時,張運東表示:“對于這個問題,市委、市政府很重視,市體育局也一直在積極推進體育場館建設工作,F在,市體育中心、旅順體育城、市民健身中心、金石灘金石國際運動中心、普灣新區體育中心、瓦房店市水上運動基地、長興島體育中心、花園口文體中心正在建設中。建成后,我市公共體育設施面積將達到400萬平方米以上,人均體育場館面積能達到0.8平方米以上。我想,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緩解市民健身場館不足的問題。
同時,市體育局一直在積極協調各區市縣開展市民健身中心建設并給予扶持,到2013年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開幕之前,我市各區市縣均將至少建成一座市民健身中心,到時候,大家可以選擇的健身場館就多了。”
大連屬于丘陵地區,老百姓喜歡爬山、步行健身的人也多,有市民問能不能多修建一些健身步道。對此,孫新生副局長表示:“市體育局很重視這個問題,我們也正在積極協調財政、城建和規劃等部門,積極推進這個工作。‘十二五’時期,市體育局計劃在全市選擇50條基礎條件較好的步道進行改造建設,配備健身路徑、健身指引標志、照明路燈等設施,為市民健身創造更好的環境。”
目前在大連,很多街道、社區都組織市民學了很多健身的技能和方法,像太極拳、健身氣功、柔力球什么的。大家學會后,除了平時練練,都特別希望能有一些表演和展示的機會。用一位市民的話說就是:“我們不想做井底之蛙,也希望和其他城市進行交流,看看我們到底是什么水平。”
孫新生的解答讓大家十分興奮:“近年來,市體育局以培育24項市級示范性群眾體育項目群為重點,指導推動全市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全市年平均開展大型群體活動都超過360項。同時,市體育局指導相關體育協會開展了如社區‘啦啦操’推廣和‘健身麗人’評選等活動,為群眾提供了展示的舞臺,我們以后還會繼續發揮各單項體育協會的組織功能,繼續開展區際間的各種展演和比賽活動。目前,我們正積極打造社區‘十分鐘體育生活圈’,這也為群眾健身展示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歡迎你們積極參加。”
另外,在諸如錄音機等電器設備的更新方面,市體育局也考慮的十分周到,孫新生讓體育局群體處的同志調研一下,看看現在哪些電器設備更方便社區健身站點使用。同時,市體育局會與財政部門和各區市縣溝通,切實解決健身站點的實際困難。
體育運動也需要講科學,尤其是對于那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什么項目適合他們?在鍛煉時需要注意什么?每天鍛煉多長時間為宜?都需要科學的指導。很多市民就表示,一些健身方法他們一直在堅持,可就是不知道平時練得到不到位?能不能起效果?他們很希望能定期組織一些人給他們指導一下。
群體處范勇處長表示:“這幾年,我市培養了一大批社會體育指導員,現在有13000余名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活躍在各個社區的社會體育指導站點,義務為大家服務。他們個個身懷多種技能,大家可以向他們學習健身方法,他們也會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張運東也要求體育局相關部門做好工作:“我們要把科學健身作為一個事情解決好。首先在理論上,科研所有兩個任務,第一個是科學講座要跟上,第二個是體質監測要跟上。另外,健身設施配備、場地選擇等方面,群體處要做好。老百姓需要科學健身,我們要抓到位,百姓的需要,就是我們未來工作發展的方向。”
——大連將改造50條步道為市民健身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