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升級“不文明旅游”監督,網絡公開“網友”說法不一
本期話題:國家旅游局負責人近日介紹,我國將分級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檔案,今年將開展旅游不文明“隨手拍”活動,將不文明照片、視頻集中公布。您認為,公布旅游者不文明照片,是否妥當?
話題預告:北京市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蘇號朋近日建議,建立京津冀戶籍制度改革聯動機制,探索在北京工作、在河北落戶的政策,借此引導產業轉移,控制人口。您對“北京工作河北落戶”有何看法?
網友劉勛:各種旅游不文明行為特別是破壞環境、傷害文物的不文明行為,完全可以立法進行行政處罰,并將集中曝光作為法定的處罰手段。立法要明確曝光的方式,給曝光制定明確清晰的邊界。
網友王金勇:將游客不文明行為的照片、視頻進行集中曝光、示眾,其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這種帶有“羞辱”意味的措施,似乎可以歸類為行政處罰中的“聲譽罰”類型,明顯具備一定的處罰性質,已經超出了國家旅游局的職權范圍,其行使必須謹慎再謹慎。要知道,握有公共權力的行政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一言一行,均需要有法律的授權。
網友韓雪:“隨手拍”活動必須要注意尺度和細節。比如應該側重曝光不文明行為,而非曝光行為人的個人隱私。其次,與主題無關的內容細節要作技術處理避免傷及無辜。再有就是不能使用這些照片視頻參與此活動無關的營利或是其他活動等等。
網友龐春子:對不文明行為“隨手拍”活動究竟是不是一劑“良藥”?是否在“治病”的同時帶來副作用?照片怎么用會達到預想效果而不留后患?這些都應該是進行制度設計時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網友魯兵海:在現實當中,旅游主管部門和一些旅游協會組織都曾為了呼吁文明旅游作出努力,一些志愿者甚至在旅游景點推行“藝術”宣傳,呼吁文明旅游。然而,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建立不文明檔案,集中公布不文明照片、視頻等舉措,既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之上的新探索,也是對根治旅游陋習的“一劑猛藥”。
——旅游局升級“不文明旅游”監督,網絡公開“網友”說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