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旅游黃金通道預計明年11月建成通車
北有兵馬俑,南有熊家冢。長久以來,荊州古城雖擁有楚故都紀南城、熊家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文化旅游資源,但散落如珠,未形成大產業,究其原因,交通瓶頸問題不容小覷。
自今年1月開工以來,紀南城至楚王車馬陣旅游(荊當)公路項目快速推進,目前已經完成工程量的40%,一條貫通城區與景區間的交通專線正在加速構建。近日,記者來到位于荊州區項目建設現場,一探項目新進展。
預計明年11月建成通車
7月27日,雨后初晴。馬山鎮聯山村梁板預制廠一片忙碌,吊車來回運送著材料,工人們緊鑼密鼓地制作梁板;不遠處的聯山村建設工地,工人們爭分多秒修建引水渠,為涵洞建設做前期準備。
荊州紀南城至楚王車馬陣(荊當)旅游公路項目,是省交通運輸廳支持實施“壯腰工程”的重要旅游通道項目。據該項目部工程師袁緣介紹,項目全長41.5公里,起于207國道安家岔紀南城南側,止于宜昌當陽界,支線一由八嶺山高速互通連主線,支線二由楚王車馬陣連主線。其主線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輔線按二級公路標準建設,估算總投資8.82億元。
“自今年1月開工以來,已完成工程量的40%.”袁緣信心滿滿地說,按照目前進度,預計明年11月即可建成通車。
各大景區將完成聯姻
如果一個個景點是一顆顆珍珠,那么荊當公路就相當于一根線,將各景區拉通,串聯成珠。
袁緣介紹,荊當公路自南向北,將串起荊州古城以北各個文物、旅游、風景區,其中包括海子湖風景區、楚故都紀南城、八嶺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熊家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四大景區。項目建成后,將形成方便、快捷的高等級公路網和旅游交通網絡,推動沿線文物、文化等游覽區發展,并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發展。
據了解,目前,由城區到各大景區,走的是縣鄉公路,多半為三級公路,不僅速度起不來,線路也相當迂回。而荊當公路直接將各大景區拉通,縮短了城區至景區的距離,而且作為一級公路,能大大提升車輛通行速度。僅拿熊家冢來說,目前走荊三公路40公里需1個多小時,路修好后,距離縮短至20公里,半小時以內可到。
為加快項目建設,項目方和各鄉鎮密切配合,創造出一個個“荊州速度”:20天完成1526畝土地征收、117戶房屋搬遷、21.8萬株樹木遷移;短短4個月先后完成項目工可評審,并獲得項目節能、土地預審、文物保護、環境評估等各項批復。
針對雨天不能施工的情況,項目部合理擺布各分項工程,運用平行作業、流水作業、交叉作業等施工方法,強化施工節點控制,確保按時完成施工進度。目前,項目正在進行土方、橋梁、涵洞同步施工。
明年11月,楚故都紀南城和熊家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將完成“聯姻”,到那時,不僅為市民出行帶來便利,還必然讓更多人領略到荊州“三國文化”的魅力。
——荊州旅游黃金通道預計明年11月建成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