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將打造11個國際旅游目的地
8月22日至8月28日,2015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在宜賓舉行。“童話世界”九寨溝、“人間瑤池”黃龍、“天下名山”峨眉山……四川的11個罕見世界級旅游資源、400多個國家級旅游資源,吸引了來自歐洲6國的12名游客自駕“絲綢之路”、穿越歐亞大陸,癡迷追尋。在開幕式上,省長魏宏特意與這群歐洲的“熊貓粉絲”見面,并表示將“把四川打造成為世界游客特別向往的國際旅游目的地”。
據悉,今年上半年,全省實現旅游總收入3070億元,同比增長28.6%,旅游帶動相關就業超過320萬人。旅游業已成為四川可持續發展的主導產業、改善民生的富民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帶動產業。通過國際化的開放戰略,四川正實現旅游強省、文化強省、經濟強省的“能量傳導”。
11個世界級旅游資源吸引更多世界游客
四川現有世界級旅游資源11個,以及國家級旅游資源400多處,但是這些極為豐富的觀光旅游資源在全世界還并不為大多數游客所知,亟待宣傳推廣與深入開發。
本次文旅節開幕式上,來自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奧地利、西班牙等歐洲6國的12名歐洲年輕人的面孔引人注意。他們從今年6月中旬就離開家鄉,從法國開始,沿古代四川對外的重要商道“南絲綢之路”自駕“成都造”汽車,穿越歐亞大陸13個國家,沿途開展四川旅游推介活動,最終抵達四川。
這正是四川瞄準“國際化”戰略,精心推出的一次大型國際營銷活動——“行南絲綢之路 游大熊貓故鄉——歐洲熊貓粉絲四川探親之旅”。12名歐洲年輕人,在青城山學武術、在雅安品藏茶、在若爾蓋草原看黃河第一灣、在九寨溝當義工、在峨眉山與靈猴嬉戲、暢游蜀南竹海……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推廣四川,也因此成為四川旅游推廣大使。
相比過去的前七屆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今年四川旅游推廣更加鎖定“國際化”的核心。亞太旅游協會首席執行官馬里奧·哈迪在此次開幕式上的一席話說明了背后原因——中國是亞太地區最熱門的入境目的地,預計2019年中國入境游客人數將達到1.5億人次。
四川去年旅游產業收入占GDP的8%,帶動相關產業15%,雖然總量可觀,但是人均900多元的產值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依托國際化的推廣,還有很大空間實現旅游產業升級和人均增收。
——————————四川將打造11個國際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