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學健,蒙山喊你來洗山
昨天下午,一組“蔣學健,蒙山喊你來洗山”的微博在網絡上熱轉,圖片中可以看到多處山石被涂上了“蔣學健”和“寧東君”這兩個名字。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系到了事發地山東沂蒙山旅游區蒙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工作人員,他介紹這樣的涂畫大約有七八處,分布在園中的未開放區域。據悉,由于處于未開放區域,事發地點沒有監控設備,亂涂山石游客即使找到,由于沒有處罰權也難以對亂涂者進行處罰。
“蔣學健,蒙山喊你來洗山”
昨天下午,一組“蔣學健,蒙山喊你來洗山”的微博在網絡上熱轉,照片中可以看到,多座山石上面被人用紅色的噴霧涂上了“蔣學健”和“寧東君”這兩個名字,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很多涂畫的名字甚至覆蓋了整整一大塊石頭。很多網友對于這種情況予以譴責。
亂涂地點屬于未開放區域 無監控設備
北青報記者聯系到了事發地山東沂蒙山旅游區蒙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確認這些涂畫屬實。該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涂畫大約出現在10月1日前后,最早是由一位網友發布在當地的論壇中。景區人員看到后,確認這些山石的所在地位于景區未開放的云蒙峰山頂地區。
“我們根據網絡提供的線索進行了嚴密搜索,最終確認涂畫名字的痕跡大約有七八處。”該工作人員說,由于處于未開放區域,這個地方沒有監控設備,平時只有一些登山愛好者會到達這里,因此無法確認這些涂畫具體是在什么時候被涂上去的。該工作人員介紹,涂畫的名字被人發現后,公園希望當事人能夠站出來主動承認錯誤,并且將這些涂畫名字親手清洗干凈。但他們也坦言,由于沒有執法權,也沒有監控鏡頭等直接證據,很難找到當事人。“我們不希望強迫當事人出來承擔責任,我們覺得也許是一些游客一時沖動做出了這樣的事情,如果他們愿意站出來,并彌補所造成的傷害,我們仍然歡迎他們隨時來沂蒙山旅游。”
清洗涂畫文字面臨困難
由于位于未開放的云蒙峰頂,抵達這個地區十分困難。園區的工作人員說,抵達涂畫的區域沒有臺階可以走,為了搜索被涂畫的山石,景區專門組織了攀巖專業人員來探尋,如果要清理,人力要求非常高。
另一方面,由于涂畫者使用的是紅色的噴霧罐,要想清洗干凈必須用到含有汽油的清洗劑。“但是事發地位于國家森林公園,按照規定是絕對禁止含有汽油的物質帶進保護區的。景區會根據具體情況認真考慮清洗的工具。”景區的工作人員說,事件發生后,景區已經對相關的責任人作出了處罰,今后將加強巡邏,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
“我們沒有執法的權限,我們也不會強迫當事人來賠償,但我們會通過曝光的方式來呼吁大家關注這一現象。”該工作人員說。
相關
江蘇虎丘竹林被游人刻字
昨日,有游客在江蘇虎丘山竹林內發現,許多竹子被游人刻上“×××到此一游”的標記,并將其拍照上傳到了網絡。
北青報記者聯系了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的管理人員,他表示,確實有一些竹子被游人刻字了。該管理人員坦言,制止游人在竹子上刻字難度很高:“個別游客會在竹子上刻字,我們也很想禁止這種情況,但是景區非常大,竹林監控很難覆蓋到,而且刻字的動作非常隱蔽,我們的巡邏人員趕到的時候,人已經都走了。”
另一方面,該管理人員認為,公園沒有執法權也是難以遏制這種惡習的原因之一。“我們抓到刻字者,往往也只能口頭警告,并不能做出什么處罰。因為他們刻的不是文物。”該管理人員表示,園區已經在竹林周邊設置了圍欄等設施,但是仍然難以阻止游人的刻字行為。
專家
杜絕景區涂字刻字 需游人自律也需疏導
四川省委黨校社會與文化教研部主任肖堯中教授介紹,景區刻字算是一個老話題。肖堯中回憶自己之前在瑞典旅游的時候,也曾經在景點看到外國人刻字。“不論是中國還是國外,人的自律能力都是參差不齊的,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肖教授說,實際上,很多人之所以要刻字是因為一些景點對他們來說是“一生只來一次的”,因此希望作為一種紀念留下一些痕跡。
肖教授認為,要想解決景點刻字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加強游客的自律意識,增加提示的力度和頻率讓游客意識到刻字的危害。另一方面也可以考慮給游客的這種需求留下一個規范的出口,通過設立一個專門供游客留下痕跡的場所滿足游客“到此一游”的需求。
——蔣學健,蒙山喊你來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