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歲景山綺望樓首次全面開放并且舉行歷史展覽
綺望樓位于景山公園南門內,原址明代時稱“山前殿”。清康熙年間,皇帝經常在山前殿宴請各地來京朝賀的文武官員、各部落首領、公使等。清乾隆十五年,皇帝命人拆除了明代的大殿,在原址基礎上興建了綺望樓。
昨天,265歲的景山綺望樓首次長期對市民免費全面開放!毒吧綒v史文化展》同時在綺望樓開展。
綺望樓位于景山公園南門內,原址明代時稱“山前殿”。清康熙年間,皇帝經常在山前殿宴請各地來京朝賀的文武官員、各部落首領、公使等。清乾隆十五年,皇帝命人拆除了明代的大殿,在原址基礎上興建了綺望樓。綺望樓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分為上下兩層,樓內曾是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為清代官學堂學生祭拜先師孔子之處。
綺望樓曾于1950年、1966年、1973年、1998年進行過幾次較大修繕,除作為短期臨時展覽用房外,從未對外長期開放過。
展品中,利用綺望樓前南門廣場的中軸線位置,選取北京中軸線上永定門、正陽門、天安門、故宮太和殿、景山、地安門、鐘樓、鼓樓等主要建筑的手繪圖,制作的《老北京中軸線主要建筑一覽》銅板腐蝕地標,長度達14.63米,使游客一進門就能感受到自己所處中軸線上,不需過多解釋,“景山”這一中軸心點的絕佳位置和特殊身份便可一目了然。
展覽還首次集中展出了公園各個時期在施工過程中發現的文物,特別是萬春亭寶頂原件,是名符其實的北京中軸之巔。
——————————265歲景山綺望樓首次全面開放并且舉行歷史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