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么美,不僅能看風景,還能在美景中品茶,既休閑、又放松!”19日,來自合肥的游客李志奇一家三口剛剛體驗完云河漂流,下了竹排,三人就沿著路邊走走逛逛,呼吸清新空氣,欣賞沿途的風光。
“明天帶孩子去武夷山極地海洋公園看看,然后再去吳屯嘗嘗稻花魚。”李志奇說,他們計劃在武夷山住上十天,游玩了景區、五夫、下梅,剩下的時間,就完全放松地喝喝茶、散散步。
在武夷山,不少游客選擇和李志奇一樣的慢旅游的休閑方式。
“現在,客人再也不是來匆匆去匆匆,有很多客人在武夷山一住就是半個月。他們也不著急著去景點,喜歡走到哪玩到哪。”林娟在武夷山當導游十余年,在她眼中,武夷山的旅游業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帶客人白天爬山,晚上就在酒店睡覺了。現在,武夷山的夜間游不斷發展,印象大紅袍、武夷水秀,還有一些茶會所,進一步滿足了游客的夜游需求,延長游客在武夷山的停留時間。”
伴隨全域旅游的推進,各類旅游新產品、新線路和新業態在武夷山相繼崛起,武夷山全域景區化特征愈加明顯,旅游淡旺季界限逐漸模糊。今年上半年,武夷山接待旅游總人數485.3萬人次,比增13.02%;實現旅游收入87.27億元,比增17.39%。旅游市場呈現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長線客源市場增速明顯、游客消費空間持續提升、旅游投資活力不斷增強等特征。
“以前,是我們找客人,現在啊,是客人找我們。你看,國慶期間的房間都已經預訂了一大半。”南源嶺福泰源客棧老板吳淑君正在網上看訂房記錄,“特別是高鐵開通后,客人更多了。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游客的來源地變多了,原先的游客大多是省內的,現在來自東北、西北的都有,還有不少國外游客。”
為了招攬更多游客,不少民宿的主人開始定制特色化服務,吳淑君的福泰源客棧除了提供住宿,還結合了茶文化體驗游,可以為游客提供茶山觀光服務。
據了解,截至去年底,武夷山共創建旅游產業融合示范基地或景區超過50個。如今到武夷山旅游,不再是看一回風景、拍一張照片、吃一頓飯,而是從城里到農村、從“觀光游”到“休閑度假游”、從“住一夜”到“玩一周”遞進式的深度體驗。
“旅游不僅是淋漓盡致展現武夷山獨特韻味的窗口,也成為了聯動一二三產業的紐帶。”武夷山市旅游局黨委副書記林飛表示,為推動旅游業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武夷山充分發揮旅游產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實行“旅游+”戰略,把旅游業與文化、體育、茶業、綠色工業、房地產業等多行業融合發展,形成處處可旅游、時時能旅游、人人享旅游的全域生態旅游大格局。
_____游武夷,再不是“來匆匆去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