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評選結果出爐,績溪縣被授予 “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此次評選活動全國僅有19處,安徽省共有3處入選。“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由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組織,需符合“年人居環境氣候舒適度達 ‘舒適’的月份不少于3個月,年負氧離子平均濃度不低于1000個/立方厘米,年均AQI指數不大于100,旅游設施齊全、服務管理規范”等基本條件。此次獲評也表明績溪縣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同時也極大地助力績溪縣文化旅游事業。
績溪縣位于安徽省東南部,毗鄰浙江杭州,地處兩山(黃山、天目山)結合帶,兩江(長江、錢塘江)分水嶺,績溪地勢最高,境內無過境水,全部外流。縣域面積1126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81個村(社區),人口18萬。
績溪是“靈山秀水的風景縣”。全縣境內有山皆奇、無水不秀,生態優越,風光秀美,位于績溪東北部的清涼峰,海拔1787.4米,為華東第二高峰;森林覆蓋率達到75.5%,境內處處山清水秀,人與自然比較協調,是聯合國綠色產業示范區、國家生態縣。績溪是“安徽之源的文化縣”。績溪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公元535年建縣,名為良安縣,766年置績溪縣,建縣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徽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徽文化領域中的徽菜、徽劇、徽墨等非物質文化均源自績溪。安徽的“徽”源自績溪,據北宋《太平廣記》記載,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績溪有“徽嶺、徽溪、大徽村”,改“歙州為徽州”;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安徽省時,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為省名,故績溪有“安徽之源”之說。績溪的鄉村處處徽風古韻,粉壁黛瓦馬頭墻、肥梁瘦柱小閨房的徽派建筑隨處可見,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08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接力城市、中國徽菜之鄉、中國廚師之鄉、中國徽墨之鄉。績溪是“徽商故里的名人縣”。以鄉人胡雪巖、汪惕予為代表的徽商,在明清時期稱雄商界三百年,創造了“無徽不成鎮,無績不成街”的輝煌。績溪素有“邑小士多、績溪為最”的美譽,自古以來在我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等諸多領域出現了一批彪炳史冊的績溪名人,如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汪華、明朝嘉靖年間兵部尚書兼東南七省總督胡宗憲、紅頂商人胡雪巖、清朝乾嘉年間的徽墨集大成者胡開文、著名國學大師胡適等,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與崛起作出了不朽貢獻。
_______績溪縣獲批“中國天然氧吧”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