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在昆明與美好相遇!
生活便利、經濟高質量發展、政府辦事效率高
在昆明與美好相遇
2月22日,2018—2019年度《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美好生活城市”數據發布之夜在北京舉辦。昆明與南京、長沙、合肥、廣州、呼和浩特、重慶、海口、鄭州、銀川等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入圍“中國美好生活指數十佳城市”,昆明市排名第五位。昆明的美好指數是如何排全國第五?為了讓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市民生活更美好,新的一年,昆明將從哪些方面幸福再起航?
美好的城市生活是怎樣的?
昆明,提供了一個幸福樣本。這里有四季如春的氣候,有鮮花不斷的美景,有令人艷羨的“昆明藍”,有高效優質的政府服務,有便利的生活條件,還有高質量發展的經濟為幸福打底……
這樣的美好生活,不光是昆明人自己說好。
2月22日,2018-2019年度《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美好生活城市”數據發布之夜在北京舉辦,通過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3個一級指標和包括住房條件、收入水平、家庭和諧、人際社交、健康狀況、精神追求等在內的37個二級指標綜合評價后,昆明以104.79的“美好指數”排名全國第五位。
根據此次《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排在昆明市民獲得感前三位的數據分別是:生活便利指數70.36、經濟發展速度指數68.72和政府辦事效率指數64.71。調查表明,昆明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面加速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實體經濟做大做強,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人居可支配收入均有較為明顯的增長,城鄉人居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幅。昆明市民對收入水平、薪酬福利、消費便利、住房條件、收入信心指數和政府辦事效率及服務意識等指標的滿意度穩步增長。
路更暢 生活更方便了
高峰時段通行時速提升至23公里
能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應該是生活方便的。過去這一年,昆明的城市交通能力持續提升。地鐵形成“十”字骨架網,地鐵運營里程達88.7公里,日均客流量達55萬人次,運營能力不斷提升。主城區城市公交線路達485條,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57.3%。同時加快智慧交通建設,城市機動車高峰時段通行時速由上年的11公里提升至23公里,通行效率提高一倍,新增機動車泊位2萬多個。共享單車年均騎行天數在300天以上,日均使用達4次,共享單車利用率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最高,有效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問題。此外,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繞城高速內環實現閉合,“環線+射線”骨干路網基本建成,基本實現了縣縣通高速,截至2018年,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730公里,到“十三五”末將實現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000公里。
“錢袋子”鼓起來
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養老金每年都漲,日子過得很安心。”自2005年從企業退休后,10多年來,市民李福興的養老金從每月1000多元漲到2805元,這得益于昆明市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連續增長。
連續增長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老百姓不斷鼓起來的“錢袋子”,得益于昆明高質量的經濟發展。
2018年昆明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06.9億元,增長8.4%。高質量的經濟發展,對于生活在這座城市的老百姓而言,并不只是一個冰冷的數據。
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收入增長、工作不愁、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獲得感,說直白點,就是要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高質量的經濟發展為不斷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提供了底氣。
要有獲得感,首先要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昆明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提高人民群眾的收入和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出臺落實城鄉居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在保障居民收入全面增長的同時,居民消費水平在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改善。2018年,昆明市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2988元和14895元,同比分別增長8.0%和8.7%。
保障和改善民生,讓老百姓共享改革發展紅利,是近年來昆明公共財政的主旋律,其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讓老百姓有更多、更直接的獲得感。2018年,昆明聚焦民生需求,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將財政支出的73.7%用于民生,“三公”經費繼續縮減。加大“穩崗援企”力度,實施“百企萬崗”入昆計劃,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轉崗職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得到較好保障,新增城鎮就業16.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7.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09%。
“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群眾的 “用戶體驗”更好了
不久前,安寧市金方街道新村社區居民李麗英來到家門口的為民服務站辦理醫保手續,帶上齊全的資料,不到半小時就辦理完畢。前幾年,李麗英還要跑到安寧市政務服務大廳辦理,至少要用一個上午。“現在有什么需要辦理的,社區都會提前通知,過來一會兒就能辦完,真的方便了很多。”李麗英說。
政府辦事效率更高了!和李麗英有相同感受的昆明人還有許多。
近幾年來,昆明以為民便民利民為宗旨,創新推進政務服務模式,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政務服務環境和營商環境全面提升。2018年昆明在全國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的營商環境指數排名躍居第13位,較上年提升9個位次。市級行政審批許可事項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最少。同時實施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系列政策措施,著力解決審批“三多”問題,行政審批要件精簡38%,審批時限壓縮51%,市本級行政許可事項精簡到80項,為已公布行政許可事項的省會城市中最少。引進第三方評價機構,開展政務服務第三方評價。
此外,昆明還創新實行政務服務“七辦”模式。全力推行“一窗通辦”“一網通辦”“就近申辦”“一次辦成”“掌上通辦”“馬上辦好”“全市能辦”的“七辦”模式,實現審批服務事項納入各級政務服務中心統一辦理、網上辦理、就近辦理、全市通辦、一次辦理、掌上辦理,市級在線辦理事項達85%以上。引入第三方服務機構開展投資項目代辦,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項5202項,累計辦理“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項5217萬余件,辦結率達99.99%。與此同時,持續推進“3550改革”。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登記5個工作日內完成;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50個工作日內完成。
昆明主動作為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優化政務服務,減少老百姓的時間成本,贏得點贊無數。
(內容來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三月,在昆明與美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