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華山地質公園批準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時間4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6次會議通過決議,正式批準九華山地質公園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這是我國第38個世界地質公園。
九華山地質公園面積139.7平方千米。以清晰、壯觀、美麗的花崗巖復式巖體、大型花崗巖斷塊地貌與獨有的富流體花崗巖結晶構造,并融合北亞熱帶植被面貌和佛教文化景觀而享譽世界。
對比全球花崗巖類世界地質公園,九華山大型花崗巖斷塊地貌具有唯一性。南北向九華山走滑斷裂切割九華巖體,形成峰丘盆地貌結構,走滑斷裂伴生的節理裂隙遍布山體,為雨水、冰雪等外動力營力風化剝蝕,為塑造花崗巖奇峰異石創造了條件。九華山大小山峰71座,第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4.4m,蓮花峰、獅子峰等均過千米,自北向南依次鋪開,多以錐狀(天柱峰)、柱狀(蠟燭峰)、脊狀(插宵峰)、穹狀(天華峰)、箱狀(紗帽峰)等形態出現,以及姿態萬千的花臺、天臺的奇妙花崗巖象形石群,它們是九華山地質地貌遺跡的精華,自然美的典范,奠定了九華山生物多樣性和文化的基礎。
為保護利用好公園內地質遺跡,組建了安徽池州九華山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建立了社區融合、志愿者參與、國際國內科學家指導的地質遺跡保護隊伍和法律法規體系,公布了九華山地質公園保護利用規劃,并納入安徽省池州市整體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和自然保護之中。九華山地質公園建設了地質博物館、游客服務中心,開辟了科考步道、科普路線,完善了科學解說系統。開展了導游培訓、國際國內交流,拓展了各級學校的科研、科普教育基地服務,確立了國內10所大學實習基地,接待過8個國家地學專業留學生實習考察。與社區合作,開發融合社區的教育、餐飲、住宿、農產品、特色旅游等項目,形成8個社區居民經營聯合體,帶動就業1.5萬余人。
九華山創建世界地質公園,歷時10年之久。2008年11月,開始九華山地質公園申報。此后,創建專班攻堅克難,一路奮進:2008年12月,九華山地質公園被批準成為省級地質公園;2012年12月,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2013年5月,正式啟動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工作。2018年8月12日至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估專家英格堡愛麗絲.克萊普Ingeborg Elise Klepp、讓.呂克.德布瓦 Jean-Luc DESBOIS一行對九華山申創世界地質公園工作進行考察評估。專家組充分肯定了九華山地質公園工作,認為九華山地質公園管委會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工作指南,積極努力,逐項做好規定工作,符合世界地質公園提出的保護地質遺跡、普及地球科學知識、促進公眾科學素質提升、開展旅游活動、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宗旨和理念。
(文章來源 池州文化旅游)
——2019九華山地質公園批準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