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亚州一区欧州一区,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七七久久桃色综合影院,国产国语特级**a毛片

大連海島旅游網—有濱城特色的大連旅游網站!
大連海島旅游網
當前位置: > 資訊> 國內旅游資訊>
2019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川博“八大活動”好戲連臺
時間:2019-06-02 10:29 來源:未知 作者:沛含 點擊:
2019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川博“八大活動”好戲連臺
  文創大賽、專家鑒寶、文物征集、大咖講座、音樂鑒賞會、古琴及書畫展、流動展覽進校園、書畫修復展示……每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也是全球文博機構的盛日。四川博物院從5月16日起圍繞“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的年度主題,連續3天精彩不斷地奉上公益文化大餐,與公眾共同慶祝國際博物館日。
  古琴發新聲,一起逛川博
  100張線上預約門票瞬間被秒殺、候補選手排隊到500名開外,這不是明星演唱會的應援現場,而是川博“琴•心”古琴音樂鑒賞會的搶票盛況。5月16日晚,開場一曲小朋友們帶來的《陽關三疊》在扣人心弦的朗誦和余音裊裊的琴音中勾勒出了送別場景,令聽者為之動容。青年演奏家們以古琴、排鼓、碰鈴、笙、木魚等樂器合奏的《神人暢》,還原了堯舜祭祀神靈的樂章。當晚的壓軸曲目是川音民樂系教授、中國琴會副會長、蜀派古琴代表性傳承人曾成偉演奏的古琴名曲《流水》,不僅令觀眾想起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還在腦海中勾勒出諸葛亮從容不迫、氣定神閑的模樣。近500名參與觀眾中,不僅有來自韓國、俄羅斯、烏克蘭的留學生,有從事蜀繡11年的非遺傳承人,有熱衷穿漢服傳播傳統文化的小姐姐,還有從事編劇、財務、出版、策展、教育等各行各業的女性。他們在初夏之夜,走進四川博物院,感受悠悠琴聲帶來的身心寧靜。
  在“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琴•心”四川博物院藏古琴展正式開幕,面向公眾展出19床古琴,其中不乏鎮館之寶,如唐代神農式古琴“石澗敲冰”曾為元中書令耶律楚材收藏,是觀眾絕對不可錯過的一床古琴。耶律楚材最好古琴,不僅善彈《廣陵散》,自稱有“琴癖”,還愛收藏名琴,家中遺產“唯名琴數張,金石遺文數百卷而已。”耶律楚材曾居于北京西郊別墅玉泉山莊,故在他珍藏的這把古琴上刻下“玉泉”方印,而“石澗敲冰”,則喻其可發金石之聲。
  同時,為了讓觀眾更加了解古琴的歷史和文化,5月18日下午川博在學術報告廳為公眾奉上一場由古琴研究專家唐中六主講的《川派古琴藝術的前世今生》講座,有200位觀眾通過川博官方報名通道提前預約了講座。
  此場講座沒有采取傳統現場播放PPT的方式,而是由唐中六先生完全口述,娓娓道來。同時,還邀請到四川音樂學院戴茹教授現場配合演奏相關曲目,在場的聽眾不僅獲取了川派琴史的相關知識,更得以近距離欣賞到古琴經典曲目,更為真切地感受到了古琴的藝術魅力。
  作為“國際博物館日”系列宣傳活動重要環節,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文物局指導,四川博物院主辦的“傳統的未來”——第六屆“川博杯”四川文化創意大賽啟動儀式在川博舉行。來自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大學等十余所高校的200余名師生代表、文創專家、產業機構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這場為省內青年設計師、大學生舉辦的文創盛會,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與創業的文化創意平臺。希望通過創意大賽的形式,鼓勵、推動四川大學生及優秀青年設計師的創新意識,創造各種優秀的設計創意作品,為傳承巴蜀文明、促進文旅融合,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目標貢獻青春力量。
  本屆賽事將以“川博精選館藏文物、文旅融合創新文創設計、文創設計扶貧”三大主題面向四川乃至全國范圍內高校在校師生、青年設計師征集作品。通過創意大賽的形式,用文創帶動發展,讓文物活起來;以文創設計參與精準扶貧,參與貧困地區地方特色產品開發,不僅能幫助當地解決經濟發展問題,同時也能顯現出設計和文化塑造的獨特魅力。本屆大賽將設金獎2名、銀獎4名、銅獎8名及網絡人氣獎等諸多獎項。在賽事結束后,大賽組委會還將持續為參賽文創企業、項目團隊及創始人提供創業指導、融資對接、專業培訓、展覽展示、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免費服務,力求培育優秀文創項目、扶持創新創業人才,為中小企業和創業者創造學習的機會、搭建交流的平臺。
  文物征集、專家鑒寶、探秘書畫修復……觀眾大呼過癮
  5月18日一大早,文物專家鑒寶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社會生活變遷物證征集活動,在四川博物院北大門公眾區域火熱開展。
四位專家免費鑒寶活動八點半開始就陸續迎來持藏品等待專家鑒定的藏家。參與鑒寶的公眾興高采烈地帶著自家“寶貝”走進博物館,請專家們給“掌眼”,書畫類、玉器類、陶瓷類出現最為頻繁,鑒寶活動持續到中午,四位鑒寶專家共接待上百名持寶鑒定者。
  征集組共接待了十多批次捐贈者,合計征集捐贈70余件。其中不乏一些特別有價值的歷史見證物,如民國時期的各種包裝盒;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竹油燈、馬燈;七八十年代生產的鳳凰牌相機、錄音機以及一批客家文化、農耕文化的實物等。參與文物征集的公眾熱情超過預期,上午現場接待點活動結束后,下午仍有源源不斷的捐贈者持藏品尋到典藏部要求捐贈,征集組為滿足公眾需求,專門延長了征集時間。
  平日里從不開門見客的文保中心二樓書畫裝裱室,也迎來了近百名觀眾。他們在這里近距離體驗、觀看書畫文物修復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領略中國傳統書畫修復技藝。修復師們不僅現場展示中國傳統書畫裝裱技藝,同時還講解紙質文物的日常保護,并回答觀眾的提問。一位母親當天上午還專門帶著喜歡書畫的女兒走進了修復室觀看修復過程。
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川博除了在館內開展的豐富多彩活動,川博的館外活動同樣精彩紛呈。
  2019年正值張大千誕辰120周年,“大千藝象——張大千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在內江市大千藝術館開幕。本次大展從5月17日持續到5月19日,現場展出張大千書畫作品60件套和文獻資料40余件,其中四川博物院館藏張大千雙雀圖軸、臨初唐女供養人像圖軸等38件精品文物也在此次展覽中亮相,吸引了近萬名觀眾參加紀念活動。
  5月17日,四川博物院“大篷車”流動博物館在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共同舉辦“中國古代體育文物進校園”活動。此次展覽展出30余件體育題材經典文物,通過史前體育、射藝與射禮、御術與馬術、武藝與武術、球類運動、棋類運動、休閑體育等單元展示了中國古代傳統體育項目的歷史文化和中華體育精神。投壺、木射、捶丸、射箭、蹴鞠、擊壤等古代體育項目互動體驗,皮影藝術家帶來的流動皮影表演,青年書畫家揮毫送筆墨,都將現場活動推向了高潮。
  此次流動博物館送展進校園的活動憑借豐富的展出內容,多樣的展出方式,精彩的體驗項目讓5000余名在校學生流連忘返。
  除了線下活動,川博陸續推出了“全球博物館周”“文物有戲(廣播劇)”“文物消防安全互動”等線上主題宣傳活動。博物館不再是過去靜止不變的機構,當今的博物館正在重新定義自身,變得更具交互性,以觀眾為中心,以社區為導向,更具靈活性、適應性和可移動性。四川博物院作為文化中樞機構,將創意與知識相結合,邀請觀眾共同參與、分享和互動,感受“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四川博物院為大家帶來的文化盛宴。
  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吸引了8000余名觀眾走進四川博物院體驗參觀。5·18活動宣傳期間,川博新聞報道達50余條,其中包括央視“東方時空”(四川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唯一上榜單位)、中國文物報、中國文化報、四川日報《川報觀察》、四川電視臺《四川觀察》、華西《封面直播》(1小時超過60萬的閱讀量)、四川廣播電臺新聞現場、四川發布、成都發布等多家主流媒體,“古琴發新聲,一起逛川博”宣傳視頻播放量近百萬。
  (內容來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
——2019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川博“八大活動”好戲連臺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責任編輯:) 關鍵字: 旅游 四川

相關信息

推廣合作熱線:0411-39622688 推廣信息
  • 最新資訊
遼公網安備 21020202000115號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經營許可證編號:遼B2-20210070
大連旅游電話:0411-39622688 39563588 39563788 海島旅游游客QQ群:17915952 海島旅游同業QQ群:64494266
本站相關熱詞:大連海島旅游網 - 大連旅游網 -長海縣旅游 - 海島旅游 - 大連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