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楊浦大橋以東2.7公里濱江岸線將全面開放
9月底,楊浦大橋以東2.7公里濱江岸線將全面開放!目前,該段及楊浦濱江其余岸線,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綠化及景觀燈光的提升改造。完成之后,楊浦濱江岸線的夜景有多美?一起來看看吧!
制皂廠建筑
楊浦濱江作為“中國近代工業文明長廊”,有著偉大的歷史意義。但百年來,一直存在“臨江而不見江”的窘境,在長達5.5公里的濱江岸線上工廠碼頭林立,成為分隔市民和江岸的“隔離帶”。直到濱江建設的開展,市民終于能親臨岸線,觀賞兩岸璀璨夜景。
濱江步道
這次景觀燈光改造范圍包括楊浦大橋到楊浦寶山交界處的12.7公里濱江岸線。
從楊浦大橋看濱江岸線
其中,重點提升范圍在楊浦大橋以東到定海橋2.7公里濱江岸線,工程預計將于今年“十一”國慶節前完成,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亮燈獻禮。
定海路橋
在景觀風貌方面,將延續楊浦濱江一期的“工業文脈”這一特色,將具有工業化特征的元素以“光”為媒介重新解釋。
工業歷史
同時,將楊浦濱江作為一個后現代工業博物展覽館,講述工業發展的故事,在文化休閑娛樂活動中了解上海近代工業發展歷史。
楊浦濱江近代工業變遷
方案設計以河面及對岸視角為參考點,將核心段二期地塊依次分為三個視覺層級。
設計框架
濱江二期將延續“后工業,新百年”的設計理念,以鐵銹色的鋼橋所呈現出的厚重工業風,與楊浦作為百年工業遺存相契合,體現“百年銹帶,工業文脈”。
視覺次序
濱江區域會擴大綠化、公共活動區面積,將濱江還給市民。居民可以漫步在濱江大道上,聆聽橋下江水拍打岸堤,觀賞江邊水生植物,體驗工業與生態的融合。
綠地
工業是楊浦的底色,創新是楊浦的足跡,“紅色銹跡”應保留并注入全新內涵。楊浦濱江會以“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為驅動力,以歷史感、智慧型、生態性和生活化為設計理念,加速打造世界級濱水岸線,實現“鐵銹帶”的復興奇跡。
文章來源:文化上海
——9月底,楊浦大橋以東2.7公里濱江岸線將全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