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茶馬古道》將于1月10日晚19:30在四川大劇院首演
文章來源:文旅成都
昨日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作為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2019年度重點劇目,舞劇《茶馬古道》將于1月10日—11日每晚19:30在四川大劇院首演。演出時長共計100分鐘,目前該劇已經在各大網絡平臺開始售票。
該劇是四川省歌舞劇院2020年的開年大戲,擷取了川藏茶馬古道上特有的“背夫”形象,以上世紀30至40年代的抗戰歷史為時代背景,講述了背夫們世世代代在這條懸崖峭壁上開鑿出的羊腸小道上往返,以生命的博弈守護著川藏的茶包和物資交替,一步步背出了川藏兩地的商貿交互,既有力支援了抗戰的勝利,也見證了川藏兩地的血脈交融,歌頌了漢藏兒女親如一家的民族友誼。
舞劇《茶馬古道》主要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的川藏茶馬古道上,艱難行走的背夫隊伍遭遇了突發泥石流,楊阿媽不幸遇難,留下一對年幼的兒子。哥哥山生被康定藏族鍋莊主次仁收養,弟弟茶生跟隨背夫回到故鄉蒙頂山學習制茶手藝。10年后,抗日戰爭到了關鍵時刻,外界道路被敵軍封鎖后,茶馬古道成了運輸抗戰物資的生命線。為了運送抗戰物資,茶生代替受傷的掌拐踏上古道,在鍋莊內與藏族少女格桑梅朵相識、相戀。經歷了一次次相聚與別離,兄弟二人在背夫精神的浸潤里,在家國情仇的激蕩中不斷成長和蛻變,用生命守護了古道的歷史更迭,書寫了一段慷慨激昂的動人故事。
該舞劇以舞敘事,以舞抒情,打破語言差異的局限,達到情感上的共鳴。該舞劇最突出的特點表現在通過舞美、服裝、道具設計,攫取了川藏茶馬古道上的特色元素以及豐富的文化精髓,展現背夫在路上登天般的艱辛,也折射出了四川人自古以來樂觀、豁達、堅毅的精神 。
舞劇《茶馬古道》不僅展現了四川背夫艱苦的生活,也通過舞臺特效、燈光等元素,最大限度地展現了藏族人民生活的場景,諸如“熬茶”舞蹈的呈現,展現極有韻味的四川特色和民族風情文化。舞劇音樂恢弘大氣,采用了電子樂與傳統打擊樂器結合的方式,通過整體設計,史詩性地再現了藏漢文化融合的歷史情景。該劇由國家一級導演馬東風擔任總導演、總編劇,會聚了顧磊、吳宇、沈龍、袁朝偉等川內優秀藝術創作青年人才。
——舞劇《茶馬古道》將于1月10日晚19:30在四川大劇院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