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館舉行走進博物館,看遍全中國
國慶期間,在天津博物館舉行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會向世人展示了全國各地文化遺產的燦爛輝煌。展覽自9月29日開幕以來,短短5天,有3.5萬多中外觀眾涌入展廳爭相參觀,全國各地文化遺產的無限魅力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給人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匯集非遺精品 全景展現魅力
這是本市首次舉辦全國非遺盛會,豐富的內容和生動的形式展現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景畫卷。在2000平方米的展廳內,人們飽覽我國各地、各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最經典的優秀文化遺產。年畫、唐卡、刺繡、瓷器、玉雕、木刻、銀飾、漆器、皮影、泥塑、雅扇、民族服飾、冬布拉、油紙傘、美食和傳統醫藥等70余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其種類之繁多、技藝之精湛、內容之豐富,開創了本市非遺展示之最。天津特色展區匯集了“天津三絕”楊柳青木版年畫、風箏魏風箏、泥人張彩塑以及達仁堂、桂發祥、老美華、民俗剪紙、京劇服飾、義聚永、赤土扣肉等10余種天津地方非遺項目,充分展現了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實力,成為展示會的亮點。
49位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臺前人頭攢動,人們通過參與和體驗,嘗試制作年畫、刺繡、木雕等,體驗傳統技藝之精妙和口傳心授的傳承特色。達仁堂“打金戳”、飛車削面、年畫雕版、冬布拉彈奏、現場捏泥人、手工制作油紙傘、繡制京劇大師梅蘭芳的畫像表演、無錫精微繡、衡水內畫表演、壽山石雕刻、柳編制作、普洱茶工藝等等,令在場中外觀眾嘆為觀止。一位帶著孩子來參觀的李先生由衷地說:“這種展覽太有意義了,參觀展覽不僅給孩子普及了傳統文化,自己也很有收獲,中華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上下齊心協力 打造文化精品
展示會得到了國家文化部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作為天津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攻堅戰40項重點項目之一,在文化部非遺司的指導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文化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指揮,各有關方面精心組織,齊心協力,從前期的設計、布展、聯絡接待等,到展覽期間的現場協調、后勤保障、參觀分流和組織參展單位游津城等,無不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為展示會的成功舉辦打下堅實基礎。展覽還得到本市中新藥業集團股份公司達仁堂制藥廠、狗不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老美華鞋業服飾有限責任公司、桂發祥十八街麻花總店有限公司等非遺項目單位的大力協助。文化部非遺司對天津承辦全國性大型文化活動的能力和水平給予了高度評價。
聚焦天津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本次展示會的成功舉行,不僅展示了非遺的獨特魅力,加強了非遺交流和保護,也向世人展現了天津,增強了天津經濟和文化的活力,實現了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本次展覽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全國共有25個省、市、自治區參加,在展示各地非遺風采的同時,也是全面展示天津、提升美譽度、拉動消費的極佳機會。為此,組委會精心安排了游津城、聽相聲、品美食等輔助活動。美麗的城市風貌、一流的發展環境、熱情好客的天津人都給各地賓客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大家對天津贊不絕口:“天津變化真是太大了,天津太美了!希望能再到天津來!”許多參展單位表示,這是他們參加過的最成功展覽之一。
展覽受到各大媒體的高度關注。通過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科技日報、人民網、中新網及天津媒體的密集報道,不僅非遺保護深入人心,天津良好的經濟文化發展環境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全國非遺展示為大眾走近文化遺產、了解文化遺產,進而保護文化遺產打造了一個成功的平臺。
——天津博物館舉行走進博物館,看遍全中國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