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游之魂,是人文景觀的魅力之源
3月春暖花開,正是人們出門踏青的好日子,特別是早知春意的江南各地,更是成為很多人計劃中的旅游目的地。這其中也包括江西。
提到江西旅游,很多人馬上會想到革命圣地井岡山、紅都瑞金、“人民軍隊的搖籃”南昌、“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安源……一個個經典的地名稱號早已融入歷史,深入人心。作為國內最先建立紅色旅游區,并最早提出形成“紅色旅游”概念的省區,江西依托其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多年來精心打造紅色品牌,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日前,筆者參加國家旅游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在京舉辦的《國家旅游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江西旅游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發現在江西旅游中原來還有一抹別樣的色彩,那便是鄱陽湖之“綠”。
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的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長江的“綠肺”。“茫茫彭蠡杳無地,白浪春風濕天際”便是宋朝詩人朱熹對其浩瀚的寫照與感嘆。在這里,一望無際的湖面水光瀲滟,成千上萬只水鳥嬉戲覓食,鳥鳴聲不絕于耳,令人流連忘返,陶醉其中。雖然現在去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欣賞美麗的湖光山色和萬鳥翔集壯麗景觀的游人絡繹不絕,但對這“最后一湖清水”的開發,江西始終慎之又慎。
“如今,加快鄱陽湖生態旅游區建設已經和打造贛中南紅色經典旅游圈、贛西綠色精粹旅游圈等一同入列國家旅游局與江西省的合作項目之中。”江西旅游局局長王曉峰介紹說,雙方將成立局省旅游工作協調委員會,共同研究江西旅游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這將有助提升江西旅游業整體規劃水平,有利于江西建成紅色旅游強省、生態旅游名省、旅游產業大省。”可以想見,這片土地在不久的將來必將實現綠色崛起。
兩色相映已是悅目,然而細細數來,江西旅游更有五彩繽紛。若再取景德鎮古瓷之“青”,取婺源遍野油菜花之“金黃”,取三清山秀峰之“碧”,加上廬山之雄奇、滕王閣之瑰偉融合其中……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躍然呈現于人們眼前。
文化是旅游之魂,是人文景觀的魅力之源,也是自然景觀的精氣神。“多彩旅游”的背后,更有那深厚的文化基底和待得百花齊放的文化空間。紅色文化、綠色文化、古色文化,皆是江西旅游蓬勃發展的“寶庫”。愿這些瑰寶在今后的歲月里繼續激蕩生息,歷久彌新。
——文化是旅游之魂,是人文景觀的魅力之源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