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全面建設休閑旅游名城
近幾年來,遂昌在正視自身劣勢的同時,也始終在審視自己的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縣委、縣政府認為,“上蒼”對遂昌是“情有獨鐘”的,她給了遂昌奇麗的山水風光,完好的生態環境,豐厚的歷史文化,這是一般發達地區難以企及的優勢。
在大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高舉生態文明旗幟的今天,這些獨特的資源優勢正逐漸成為遂昌的后發優勢。由此,遂昌縣提出了“經營山水、統籌城鄉,全面建設長三角休閑旅游名城”的發展戰略,立足小山村,發展大產業,堅定不移地推進以鄉村休閑旅游為引領、一二三產統籌協調發展的新山區發展實踐。
遂昌境內還有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景區和旅游產品,其中有南尖巖、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神龍谷和千佛山四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一個3A級旅游景區中國竹炭博物館,還有湯顯祖紀念館、湖山溫泉等休閑產品,湖山遂昌國家森林公園等大型生態景區。
遂昌金礦被譽為“江南第一礦”,隨著歲月流逝,其資源接近枯竭。面對日益減少的產量,遂昌人在沉思,如何能再造一座取之不竭的“金礦”。
遂昌先后獲得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佳生態旅游縣”、“首批中國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基地”、“中國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國綠色名縣”、“浙江十大生態旅游名城”等稱號。“金山林海、仙縣遂昌”品牌形象進一步打響。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在縣委、縣政府的引導下,“全面參與,惠及全民”的旅游發展氛圍已經逐步形成,全民興旅成了遂昌另一道風景。
由于群眾興辦旅游的熱情高漲,這幾年,遂昌各鄉鎮以促進旅游為目的的節慶活動一個比一個熱鬧。如大柯攝影文化節、高坪杜鵑節、三井問茶節、北界紅提節、小岱生態文化節、鄉村美食節,等等。每一個節慶活動無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今年以來,曾為唐、宋、元、明四朝銀場的銀都村客流不斷,一到節假日和雙休日就會賓客云集。依托千年銀文化底蘊、7000多畝森林生態和原生態田園風光,2010年10月,銀都村集體成立旅游公司,投資360多萬元建起了旅游接待中心,直接帶動村民投資520多萬元辦起了37戶農家樂。村干部張關吉介紹,由于農家樂有銀文化特色,生態優美,環境衛生又好,成了城里人郊游的好去處。
——遂昌全面建設休閑旅游名城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