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街,紅色旅游第一街
人物檔案 孔健,遵義軍分區司令員,遵義市政府黨組成員,從事黨史研究十余年,長期參與當地紅色資源開發顧問工作。
臨近7月,遵義的紅色旅游不斷升溫。然而除了遵義會議會址等紅色景點外,在市中心的一條步行街上,前來觀光的游客一樣熙熙攘攘,絡繹不絕。這就是被譽為“紅色旅游第一街”的遵義紅軍街。
聆聽著彌漫街頭的紅歌,記者在遵義軍分區司令員孔健的帶領下,飽覽了紅軍街的景致,感受著紅色旅游經濟的獨特魅力。
記者:遵義紅軍街為何被譽為“紅色旅游第一街”?
孔健:遵義紅軍街,是國家4A景區——遵義會議會址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遵義市對遵義會議紀念館經營部分進行轉企改制,貸款2億多元收購了遵義老城楊柳街近2萬平方米街房,打造成了這條既有濃郁的紅色文化又有黔北本土特色的紅軍街。如今,街上既匯集了紅軍總政治部舊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舊址、遵義紅軍警備司令部舊址等紅色文化遺址;還包含了170余間商業店鋪,其中許多“老字號”店鋪,紅軍時期就已在此經營,至今仍生意興隆,門庭若市。在這里,紅色文化和商業文化交織融合,是一條獨具特色的紅色旅游商業街。
記者:紅軍街高度市場化運作的形式,會不會沖淡它“紅色文化”的特質,削弱了傳播紅色文化的社會功能?
孔健:首先應該肯定的是,在政府積極正確的主導下,采取市場化形式發展紅色旅游經濟,與發掘、弘揚紅色文化,兩者不但不矛盾,還能相互促進。
紅色旅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紅色文化。因此,紅軍街在堅持政治效應、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并重的基礎上,極力打出“紅色文化”的金字招牌。紅軍街先后投入大量資金復原了革命前輩舊居和紅軍醫院、紅軍“赤色工會”等革命舊址,以及紅軍標語、紅軍郵局、蘇維埃幣兌換點等革命遺跡;推出紅軍歌舞、放映革命影視作品、上演紅色戲劇;開發出紅軍草鞋、綁腿、服飾等紀念品。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和載體,既吸引了廣大游客,拉動了旅游經濟,又很好地傳播弘揚了紅軍精神和紅色文化。目前,遵義紅軍街已成為以市場化形式發掘、弘揚紅色文化的成功典范。
記者:紅軍街發展運營情況如何?在市場化這條成功道路上,將來還有什么發展規劃?
孔健:近年來,遵義市紅色旅游一直在升溫,紅軍街的人氣越來越旺。目前,紅軍街的商鋪全部出租出去,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客商到這里投資經營,極大地帶動了遵義市勞動就業和經濟發展。在紅軍街基礎上成立的遵義市紅色旅游集團,也在繼續改善經營方式,爭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再有突破。同時,遵義市正在加快遵義紅色旅游集團的股份制改造,爭取5年后上市,那時,紅軍街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是的,無論從歷史底蘊看,還是從發展前景看。紅軍街都無愧于“紅色旅游第一街”。讓我們為你祝福,為你加油!
——紅軍街,紅色旅游第一街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