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張家口堡文化旅游節將于8月15日在張家口市橋西區隆重開幕
8月11日,從張家口市橋西區了解到,2011中國·張家口堡文化旅游節將于8月15日在張家口市橋西區隆重開幕。
據介紹,張家口堡(俗稱堡子里)是張家口市區的發祥地,是張家口歷史的“起始點”,也是山城之“根”,距今已有近600年歷史。它西依賜兒山,東臨清水河,北距外長城大境門約2.5公里,是目前全國大中城市中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的明清建筑群落之一。據史籍記載,張家口堡始建于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萬全右衛指揮史張文主持營建張家口堡,堡方四里有奇,城高三丈二尺;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又展筑關廂,高二丈,方五里;明萬歷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宣府巡撫汪道亨在東西太平山之間修筑城堡,并命名為“來遠堡”。來遠堡和張家口堡,一個稱上堡,一個稱下堡,形成了現在的歷史基本格局。
張家口堡是長城防線宣府鎮的要塞,在守衛邊陲、抵御外敵上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故以“武城”之譽雄冠北疆。公元1644年大境門建成后,“張庫大道”逐步興盛,形成了各地商賈尤其是山西晉商,在張家口上下堡從事對蒙、俄貿易,到張家口堡置業的格局,張家口堡也從單純的“武城”演變為具有貿易功能的“商城”。鼎盛時期(民國初年),英、美、日、法、俄、荷蘭等國商人在張家口開辦的洋行達44家,國內商賈開辦的錢莊、票號達42家,對外貿易量達到1.5億兩白銀(相當于現值150億人民幣),是清朝財政總收入的1/3,被譽為“華北第二商埠”。為此,由詹天佑設計的中國第一條鐵路首通張家口。
在近代革命史上,張家口也是傳統革命圣地,孫中山、李大釗、馮玉祥等革命先輩均在張家口堡從事過革命活動。民國初年,定將軍府是中國交通銀行、張家口分行所在地。張家口第二次解放后,成為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省政府大部分機關均在此辦公,是當時晉察冀邊區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被譽為“第二延安”、“東方文化城”。
據有關專家介紹,張家口堡規劃保護區面積為25.94公頃,堡內有常住居民1.2萬人,大多為貧困弱勢群眾,有明清院落478個,現保存較為完好的重點院落有93處,其中價值較高的有:文昌閣(省級重點文物)、玉皇閣、掄才書院、定將軍府、康熙茶樓、關帝廟、財神廟、協鏢署、中營署等一類院落28處。
據了解,本次文化旅游節是繼2010中國·大境門文化旅游節后即將舉辦的又一次文化旅游盛宴,由張家口市人民政府主辦,張家口市委宣傳部、橋西區委、橋西區政府共同承辦的大型文化旅游節慶活動。本次文化旅游節以“情系堡子里 ”為主題,以“宣傳橋西、推介橋西、展示橋西、提升橋西”為宗旨,同時,更加注重展示橋西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特色,注重展示全區和全市的社會發展成果和發展前景。
主辦方表示,本次文化旅游節將以獨具特色的“八大系列活動”為主要內容,全面展示“魅力橋西”的旅游形象和文化神韻:
①開展張家口堡“一日游”和橋西區“兩日游”活動。 ②7月22日至9月底,開展“張家口堡文化旅游節特色餐飲夜市”活動,重點在堡子里東門大街、張家口堡停車場、錢家老院、定將軍府開設代表張家口特色的小吃一條街、酒吧一條街,品嘗地方特色小吃、口菜等;③7月28日至9月底,在南北武城街,開展“張家口堡文化旅游節武城街夜市”活動;④7月22日至9月20日,每個周末或周六上午在堡子里關帝廟戲臺舉辦 “張家口堡文化旅游節‘大舞臺’系列演出”活動;⑤8月底至10月底,在張家口堡掄才書院開展“張家口堡歷史文化講壇”活動;⑥8月下旬,在張家口堡掄才書院開展“張家口堡文化旅游節掄才書院大講堂”,主要邀請參與“重走張庫大道”的相關人員,以“重走張庫大道,再敘古堡情懷”為主題,就張家口堡的歷史文化作講座; ⑦8月18 日至8月25 日,在張家口堡掄才書院開展 “張家口堡文化旅游節古錢幣展”,展示民間收藏的古錢幣;⑧9月20 日,在張家口堡掄才書院開展“張家口堡歷史文化講壇”,主要是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就張家口堡的歷史文化進行專題講座,縱論張家口堡悠久的歷史文化,共商橋西乃至張家口旅游的現在和未來。
——2011中國·張家口堡文化旅游節將于8月15日在張家口市橋西區隆重開幕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