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旅游魅力無限,主流媒體強勁報道
“梅超風終于走了,海島開始照常營業了。”強臺風“梅花”剛過,一些長海縣的漁家樂業主,就及時到一些旅游論壇上,發布攬客的帖子。
大連海島旅游網總經理于維軍告訴記者,這標志著長海漁家樂的網絡營銷意識已經形成,徹底從“被網絡”進入到“找網絡”的時代。
一個帖子引來2萬點擊率
2009年夏天,某知名網站旅游論壇上一篇名為“大連行瓜皮島之行海鮮白菜價”的帖子曾火爆一時。
當中最誘人的莫過于對海鮮白菜價的詳細描述,“海鮮管夠吃”的描述讓該帖子點擊率破2萬大關,帶動了大批北京的游客。
“一個帖子能帶來這么多客人,是很多漁家樂業主沒想到的。”據瓜皮島一位漁家樂老板介紹,長海縣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試水家庭旅游, 但一直以來,都是抱著“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思想,普遍缺乏營銷意識。
30%增速促使床位翻番
“從2007年經營大連海島旅游網,那時大多漁家樂還是傾向于口碑傳播。”于維軍回憶,直到2009年,海島游,逐漸受到游客們喜愛,海島游也在旅游網站,以及一些網友以博客、帖子等形式在網絡上廣為傳播,的漁戶嘗到甜頭兒,開始找他們進行網絡營銷。
也正是從2009年開始,長海縣開始一股電腦普及熱。長海縣哈仙島村委書記王華平介紹。2009年,政府鼓勵島上居民安裝電腦,一戶補貼1000元,現在島上的電腦普及率達到1/3,尤其是漁家樂,基本全都上網了。”
一些年輕的漁家樂經營者,開始率先嘗試網絡營銷,在一些旅游平臺上打廣告,或者自己發一些帖子,利用網絡的傳播效應,使長海游客增量一舉突破30%。
超常規的發展,使各海島從去年旺季過后,掀起了一股升級擴建潮,接待規模總量上翻了近一番。“各漁家幾乎都加蓋了二層房,去年很多漁家樂只能住二三十人,今年都擴大到六七十人的接待能力。”
政府補貼漁家樂對接網絡
“先走一步的漁家旅店已經有了很好的經濟效益,通過上網聯系游客,現在是游客盈門,讓大家眼熱心動,都躍躍欲試。”王華平告訴記者,但是要上網的漁家旅店所面臨的困難,一個是做網站費用太高,另一個是資料和照片無從下手。
村委會領導了解這個情況后,通過縣旅游局聯系,首次與大連海島旅游網合作,共同為哈仙島旅游業戶搭建信息橋梁。村委會向40家參與網絡營銷的旅游業戶宣布給予資金補貼,占整個旅游業戶的三分之二。
“海島游仍受季節限制,一年只能經營幾個月,自建網站對他們來說投入太大,而且推廣起來很盲目。這種由政府給予一定補貼,由企業實現技術支撐的做法,將會是未來海島游網絡營銷的一種趨勢。”王華平對記者說。
網友發帖
這次超級便宜的瓜皮島之行的價格是100元/人,包括住宿+三餐。海鮮管夠吃,要吃多少吃多少,只要你吃得下,那個螃蟹,扇貝都是早上剛剛捕獲的,超級肥美,鮮甜……
——大連海島旅游魅力無窮,主流媒體強勁報道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