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服務推動張家界旅游和經濟發展的大幕
時間:2012-10-26 08:26 來源:未知 作者:西湖柳月 點擊:次
張家界隱逸一方的奇異山水,因吳冠中的畫作和美文,受到世人關注,成為著名的旅游景點。1982年,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成立,張家界旅游從此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30年前,湖南張家界大多數鄉村居民還是靠煤油甚至樅膏照明,全市僅有幾座小水電站。1982年,湖南懷化電業局規劃建設森林公園35千伏變電站,并于1985年在原大庸縣(現市永定區)設立大庸電力局,在城區配套建設珍珠峪110千伏變電站,由此拉開了供電服務推動張家界旅游和經濟發展的大幕。
許異星,湖南武陵源索道有限公司總經理,從一個用電大客戶,成為了現在的張家界電力行風監督員。每次召開行風監督會,他都會由衷地感嘆:“現在張家界的供電服務,那是沒說的,我們索道公司是來自香港的企業,原來還擔心人生地不熟,最擔心的就是電力保障。現在我們一點都不擔心了,張家界武陵源電力局和我們簡直可以說是兄弟關系,供電企業不僅給予了我們索道公司可靠供電,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而且每年還派來專業人員為我們的工程師、電工進行免費培訓,每到黃金周和重大節日、重要活動時,他們都會為我們的機房、配電房進行檢查,最讓我感動的是,今年夏天,正是旅游高峰,天氣特別熱,武陵源電力的供電員工還冒著高溫酷暑,為我們進行供電檢查和維修。供電企業對我們這些客戶的支持和關心,就是一個字:好!”
張家界的桑植縣,是國家級貧困縣,2012年,為了早日讓桑植老區人民用上安全電、放心電,張家界電業局組建了“共產黨員服務隊”奔赴桑植,援建該縣農網改造升級工程。
麥塔溪村農戶分散、電路電桿老化,村主任陳祖貴介紹說:“從前用電安全隱患大,電死牲畜、燒壞電器現象時有發生,提心吊膽,電壓不穩,甚至農歷大年三十春晚都沒法看。”
“現在就好多了,用電安全又放心,每千瓦時電費還下降了六七毛錢呢。”陳祖貴說,“村里在家的年輕人不多,老人們干不了重活,就為服務分隊的隊員們端茶送飯。村民們覺得,只要能盡一點力,都是非常開心的事兒。”
在現場,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聶彬介紹說:“此次農配網改造升級工程任務艱巨,共產黨員服務隊共負責21個村,而且都是桑植的邊遠貧困村,僅抬運電桿就有近5000根、架設低壓線路近200千米,年底可完成現場施工,可讓1萬多名村民早日用上安全放心電。”
“盡職盡責,一絲不茍。”三漤子村書記易繼林逢人就稱贊這些共產黨員服務隊的隊員們。他說:“服務小分隊進村的第一天就全面檢測了電桿、電線,有安全隱患的都做了標記,施工中,他們睡地鋪,起早床,吃苦耐勞,無私奉獻,實在讓村民們感動。”
家住張家界市郊教場居委會四畝塘組的張宏英老人每次提起張家界電力,都會高興地說:“我的孫女就在電業局呢!”其實張奶奶是個孤寡老人,怎么會有孫女在電業局呢?原來,張奶奶嘴里的孫女就是張家界電力95598客服中心的一群女孩。有一次,張家界客服中心的客服人員秦少麗發現有個客戶月用電量不足3千瓦時,卻每月都是最早交費的。好奇的她專門走訪該客戶,發現這是位78歲的老奶奶,住在城郊半山腰一間石頭搭建的10平方米的房子里,家里除了兩盞電燈外再沒有任何電器。老奶奶雖然孤苦一人,僅靠拾荒維持生計,但從來不拖欠一分錢電費,秦少麗深受感動。熱心的她專門到居委會為老奶奶辦理了低保。不僅如此,從那以后,她堅持為老奶奶墊交電費,還經常帶領班里的姐妹們為老奶奶修燈、送米送油、掃地挑水。從此,奶奶多了一群孝順的孫女。張家界電力的客服人員憑借優秀的職業操守、規范的服務和如花的笑靨打動著了這位孤寡老人的心。
為使廣大客戶感受到真誠、規范的服務,張家界電力形成了“每個崗位都是服務窗口,每名員工都是企業形象”的工作作風。把客戶的要求當做第一需要,把客戶的呼聲當做第一信號,把客戶的滿意當做第一目標,在全省率先開通95598供電服務熱線。客戶只需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大部分用電問題。為方便客戶辦理用電業務和交納電費,城市供電營業窗口達到每萬戶2.67個,農村供電營業窗口達到每萬戶1個,建成了全省面積最大、功能最全的子午路營業廳,購置了電力流動服務車,建立了GPS供電服務調度管理系統和“超級信使”短信平臺,并大力推廣批量代扣、郵政代收、自助交費等新型電費交納方式,極大地方便了客戶。
30年前,湖南張家界大多數鄉村居民還是靠煤油甚至樅膏照明,全市僅有幾座小水電站。1982年,湖南懷化電業局規劃建設森林公園35千伏變電站,并于1985年在原大庸縣(現市永定區)設立大庸電力局,在城區配套建設珍珠峪110千伏變電站,由此拉開了供電服務推動張家界旅游和經濟發展的大幕。
許異星,湖南武陵源索道有限公司總經理,從一個用電大客戶,成為了現在的張家界電力行風監督員。每次召開行風監督會,他都會由衷地感嘆:“現在張家界的供電服務,那是沒說的,我們索道公司是來自香港的企業,原來還擔心人生地不熟,最擔心的就是電力保障。現在我們一點都不擔心了,張家界武陵源電力局和我們簡直可以說是兄弟關系,供電企業不僅給予了我們索道公司可靠供電,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而且每年還派來專業人員為我們的工程師、電工進行免費培訓,每到黃金周和重大節日、重要活動時,他們都會為我們的機房、配電房進行檢查,最讓我感動的是,今年夏天,正是旅游高峰,天氣特別熱,武陵源電力的供電員工還冒著高溫酷暑,為我們進行供電檢查和維修。供電企業對我們這些客戶的支持和關心,就是一個字:好!”
張家界的桑植縣,是國家級貧困縣,2012年,為了早日讓桑植老區人民用上安全電、放心電,張家界電業局組建了“共產黨員服務隊”奔赴桑植,援建該縣農網改造升級工程。
麥塔溪村農戶分散、電路電桿老化,村主任陳祖貴介紹說:“從前用電安全隱患大,電死牲畜、燒壞電器現象時有發生,提心吊膽,電壓不穩,甚至農歷大年三十春晚都沒法看。”
“現在就好多了,用電安全又放心,每千瓦時電費還下降了六七毛錢呢。”陳祖貴說,“村里在家的年輕人不多,老人們干不了重活,就為服務分隊的隊員們端茶送飯。村民們覺得,只要能盡一點力,都是非常開心的事兒。”
在現場,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聶彬介紹說:“此次農配網改造升級工程任務艱巨,共產黨員服務隊共負責21個村,而且都是桑植的邊遠貧困村,僅抬運電桿就有近5000根、架設低壓線路近200千米,年底可完成現場施工,可讓1萬多名村民早日用上安全放心電。”
“盡職盡責,一絲不茍。”三漤子村書記易繼林逢人就稱贊這些共產黨員服務隊的隊員們。他說:“服務小分隊進村的第一天就全面檢測了電桿、電線,有安全隱患的都做了標記,施工中,他們睡地鋪,起早床,吃苦耐勞,無私奉獻,實在讓村民們感動。”
家住張家界市郊教場居委會四畝塘組的張宏英老人每次提起張家界電力,都會高興地說:“我的孫女就在電業局呢!”其實張奶奶是個孤寡老人,怎么會有孫女在電業局呢?原來,張奶奶嘴里的孫女就是張家界電力95598客服中心的一群女孩。有一次,張家界客服中心的客服人員秦少麗發現有個客戶月用電量不足3千瓦時,卻每月都是最早交費的。好奇的她專門走訪該客戶,發現這是位78歲的老奶奶,住在城郊半山腰一間石頭搭建的10平方米的房子里,家里除了兩盞電燈外再沒有任何電器。老奶奶雖然孤苦一人,僅靠拾荒維持生計,但從來不拖欠一分錢電費,秦少麗深受感動。熱心的她專門到居委會為老奶奶辦理了低保。不僅如此,從那以后,她堅持為老奶奶墊交電費,還經常帶領班里的姐妹們為老奶奶修燈、送米送油、掃地挑水。從此,奶奶多了一群孝順的孫女。張家界電力的客服人員憑借優秀的職業操守、規范的服務和如花的笑靨打動著了這位孤寡老人的心。
為使廣大客戶感受到真誠、規范的服務,張家界電力形成了“每個崗位都是服務窗口,每名員工都是企業形象”的工作作風。把客戶的要求當做第一需要,把客戶的呼聲當做第一信號,把客戶的滿意當做第一目標,在全省率先開通95598供電服務熱線。客戶只需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大部分用電問題。為方便客戶辦理用電業務和交納電費,城市供電營業窗口達到每萬戶2.67個,農村供電營業窗口達到每萬戶1個,建成了全省面積最大、功能最全的子午路營業廳,購置了電力流動服務車,建立了GPS供電服務調度管理系統和“超級信使”短信平臺,并大力推廣批量代扣、郵政代收、自助交費等新型電費交納方式,極大地方便了客戶。
——供電服務推動張家界旅游和經濟發展的大幕